学校首页
“十二五”学科建设“五+一”格局初定
学校本周启动各类子规划制定工作
作者
吴丹丹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3991
更新时间
2010-10-15

分享

为不断构建完善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日前初步确定了“十二五”期间5个一级学科和1个可重点扶持的项目优先建设、重点扶持,启动项目管理模式。这是学校对未来学科建设方向进行自主设计的首次实践。围绕这一建设规划,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制定部分专题规划和二级单位发展规划。

六大重点建设学科项目格局基本设计为:启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由船舶学院牵头,院长韩端峰为项目负责人,动力学院、水声学院、机电学院为支撑;启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由核学院牵头、院长张志检任项目负责人,航建学院、材化学院为支撑;启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由自动化学院牵头、院长刘胜任项目负责人;启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由动力学院牵头、院长马修真为项目负责人,航建学院为支撑;启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由水声学院牵头、院长李琪为项目负责人,计算机学院、信通学院、理学院为支撑;启动其他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由学校重点扶持的新生力量组成。

2009年学校正式启动“十二五”规划,逐级进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规划和二级单位发展规划三个部分的规划体系设计。其中,学科建设规划作为率先启动的专题规划,充分把握“以规划建项目储备库,从项目储备库遴选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思路,突出项目牵引,以“211工程”(四期)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重点设立六大项目,竞争立项、全程监控、效能审计,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学科建设。学校2009年底启动重点学科校内评估。经过系统论证、反复调研,于今年9月出台“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草案,初步确定了六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负责人、牵头院系、支撑院系。基于学科已形成的基础和优势,以学校未来10~20年重大学科(术)发展方向为指引,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国家、国防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努力扩大学科方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确保学科方向形成优势和特色。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项目化管理的需求,围绕“5+1”六大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学校先后启动了部分专题规划和二级单位发展规划制定工作:一是由机关职能部门负责的人才培养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三个专题规划工作启动,制定有利于学科建设的综合配套政策,构建学科建设评估评价体系和以学科为核心的院(系)绩效考核体系,以六大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为导向,牵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二是由各院系牵头负责的二级单位“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步启动六大项目的立项工作。

11日,学校召开院系“十二五”发展规划布置会。副校长姚郁主持会议。校长刘志刚,校长助理杨冶出席会议。各院系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姚郁对学科建设规划启动工作和“5+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就申报工作强调了三点。一是第一责任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晰目标,将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工作这一理念上下贯通,要充分提高院系、学科带头人的思想认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的思想认识,将力量集中到这一核心工作上来。二是要将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同类学科的比较分析、建设目标以及所需支撑等进行系统梳理。既要有长远意识,又要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瞄准新一轮一级学科评估、国家重点学科评审,查找不足,找准对策,努力提高我校特色优势学科及方向的综合实力。三是各院系、重点项目负责人要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在人员配备、资金支持、政策导向上,对学校启动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二五”子规划制定提出意见建议,合理谋划,科学制定,确保建设成效。

杨冶在会上指出,六大重点项目的立项建设是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对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提升特色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立项院系在项目论证过程中,要选准参照系,深入梳理分析相关政策制度,调研同类行业、高校相关学科发展建设情况,明确目标、找准定位,为学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刘志刚最后讲话。他指出,“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工作与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存在着本质联系。国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我校学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学科建设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紧密结合国家形势,坚持“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优先发展“三海一核”主体学科,整合力量把主体学科做精、做强、做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引领和带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针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刘志刚强调,一是要充分重视学科规划建设的论证工作,认真调研学习相关行业、学科专业发展建设情况,以先进的理念进行学科建设规划;二是要真正落实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工作理念,统筹规划好学院各项工作,形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协同支撑的良好局面;三是要结合国家、学校、学院的实际需求,加速推动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内涵式建设,以优异的建设成果迎接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他强调,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落脚点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体现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上,要大力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高颖君  审核:高颖君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