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走过校园里的春夏秋冬,品尝成长的酸甜苦辣,同学们收获知识、收获能力、收获经验、收获友谊。本期晒单行动,邀请2014年在学习、科创、实践和文体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分享成果,汇集官博网友在2014年的的成长体会,畅谈感受。
我的寂寞与成功
学生记者 2012082303 车飞
“搞科研要有毅力,耐得住寂寞。” 这,应该算是材化学院2012级博士龙从来在2014年最强烈的体会。2014年,让他感受到了寂寞日子中衍生出的趣味,也收获到了辛勤付出后得到的成果。
龙从来的研究方向是石墨烯等纳米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对于本科专业是环境工程的他来说,可谓一切从零开始。万事开头难,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2013年撰写第一篇文章时,他的节假日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也曾整夜辗转难眠。在这样寂寞的日子里,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完成了第一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他相继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其中两篇IF>10,并获得了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现在,龙从来学会了享受寂寞,学会了一个人“多看、多学、多思考”。对于他取得的优异成绩,导师很欣慰,家人也很欢喜,但龙从来认为自己还有进步空间,而这些成绩也不属于他一个人。“对博士研究生来说,能有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至关重要,是范壮军教授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魏彤和闫俊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2014,龙从来享受着科研的寂寞,感恩着师长的支持,创造着自己的快乐,飞奔向自己的成功。
“学霸”又一年
学生记者 2012096123邢正
2014年,对经管学院432这个“学霸寝”来说,是满载荣誉的一年。她们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寝室标兵”、“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各1次、校奖学金12人次,奖金总额高达25800元。对于“学霸寝”来说,学习是一件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事情,如同播种,只要深耕细作,就能得到收获。
2014年,对这6个女生来说,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各类科技创新比赛现场,有她们并肩战斗、摘金夺银的英姿;军工敬老院、中央大街,也有她们投身公益的身影。毕业在即,她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大学生活,没有虚度”。
2014年,对她们来说,是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她们一起走进招聘会,近距离感受职场竞争的压力。从此,她们不再单单为了考试而学习,也不再单单为了成绩而学习,而是为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学,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而学习。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5年,她们,整装待发!
与科创共舞
学生记者 2012096123 邢正
对船舶学院2011级学生冯亿坤而言,如果2013年代表着收获,那么,2014年就意味着涅槃与进步。这一年,他度过的每一天都异常宝贵。别人放松休闲的时候,他或者在对着电脑进行海洋航行器的设计与制作,或者在看厚厚的练习册,或者在彻夜画图、对科创作品进行最后的完善。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亿坤在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很多同学向他道贺,他却把此次参赛看做一场“滑铁卢”。原来,他还有两个作品未在比赛中获得理想成绩。短暂的失望过后,这个挫折给了他良多教益:“顺境是一种麻醉剂,人处于顺境中,更容易变得浮躁与骄傲。多一次挫折,便多一分进步。在今后的科创道路上,一定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2014年,冯亿坤以20个国奖、6个省奖获取了个性化保研资格。这是对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所付出心血的回报。电话告知父母此事时,冯亿坤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感激。“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也感谢那些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我的2014年!”
如今,冯亿坤正准备走入研究生生活,以努力和拼搏的姿态,迎接充实而美好的2015年。
在科创的天空翱翔
学生记者 2012082303 车飞
荣获11项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一等奖,完成4项重大型科研立项、1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我校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特殊资助项目……对于机电学院的雄鹰团队而言,2014年,是属于他们的科创嘉年华。
说起2014年,最让他们骄傲的科创作品,莫过于团队自行研发的“小神鹰护眼正姿机器人”。凭借这个能够真正帮助青少年预防近视的项目,团队在各项比赛中所向披靡。如今,团队已经与南通灵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小神鹰护眼正姿机器人”正式投产。
从2012年成立至今,经过两年的历练与磨合,“雄鹰团队”在张永锐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创新与创业同步 、科创与应用接轨的专业化科研队伍。队员们只要没课,就会自动自觉到实验室去,一起熬夜早已是家常便饭;节假日里,实验室的科研氛围依旧如火如荼……在这样浓厚的研究氛围里,日复一日,同学们的科创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信心也日渐高涨。“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小神鹰高端系列的推广目标,雄鹰团队自信满满。这只展翅的雄鹰,在科研的广阔天空振翅翱翔……
“艾摄”的柳暗花明
学生记者 2012031212 李锋
今年9月,“艾摄”协会成为学校重点扶持的创业团队之一,正式加入大学生创业联盟,成立工作室,对外营业。创业初期,一时无法打开校内学生市场,“艾摄”会长谢宗泰却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在公司刚成立,又适逢摄影淡季,遇到困难很正常。如果大家一起努力,到明年毕业季的时候,公司的效益肯定能提高不少。”
虽然同学们的订单没有多少,但学校方面给足了“支持”。在2014年秋季学期的几个月里,公司曾接到多份来自学校的订单,比如十佳歌手大赛的海报制作及参赛选手个人写真的拍摄、校管弦乐团新年音乐会的宣传、思政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拍摄和宣传等。这样算下来,公司还是在盈利状态。也正因此,才能让大家对渡过眼前的困难时期充满信心。
“工作室的启动资金,是大家你出500、我出1000凑起来的。为了节省资金,大家买来涂料,自己刷墙;勒紧腰带,购买摄影器材。”如今,白手起家的“艾摄”,已经打开了知名度,有了不少“回头客”。看着工作室墙上的照片,大家都觉得这一年过得充实、快乐、美好。他们坚信,“艾摄”的“柳暗花明”,就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
有一种回忆叫双截棍
学生记者 2012031212 李锋
2014还未过半的时候,双节棍社团失去了它的第一个成员。“看到社团壮大成今天这个样子,我很高兴。我走之后,社团就交给你们了。”临行前,双截棍社团创始人肖梦阳最后一次跟大家相聚练习场,将自己的棍法倾囊展示。
在紧张忙碌的2014年中,双截棍社团始终活跃在校内外的舞台上,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都有他们的身影,与东北林大、中医药大学、哈商大等大学的双截棍社团“以武会友”,也使社团的发展更加迅速。随着实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双节棍社团在2014年“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评选中榜上有名。
“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的荣誉里,包含着历任团长的期望,也有每位成员的付出。时光流逝,场地在变,景色在变,一批深爱着这个社团的棍友离校,一批充满热情的新人加入社团。当这群稚嫩的面孔走出练习场,走向舞台,他们对双节棍的热爱也在变,却是有增无减。
双节棍社团生于热爱,也因为热爱,所以从未止步。“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的称号,是社团送给创建者肖梦阳最动听的离歌,也是送给自己的最鼓舞人心的新起点。
向着梦想奔跑
学生记者 2012092125 易春晓
“砰!”随着一声发令枪响,8位运动员如箭离弦,你追我赶、丝毫不让。最后一百米冲刺阶段,一位运动员突然加速,并最终以1分53秒的好成绩冲过终点,获得了比赛的冠军……2014年8月31日,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八百米决赛上的场景,成为我校体训部学生马海峰最深刻的记忆。
马海峰在田径运动方面颇有天赋,大一时,就有机会参加国家级比赛,然而一次训练时的意外受伤,却让他与比赛无缘。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流了那么多的汗水,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收获,这个不小的挫折,曾让他一度低沉,甚至想要放弃。在教练牟丹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马海峰逐渐恢复了热情和信心。
在学习之余,坚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长跑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马海峰坚持下来了,而且一跑就是三年。厚积才能薄发,三年里,他不知流了多少汗,跑坏了多少鞋,终于换来了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的一鸣惊人。
“这次夺冠,弥补了我心里的遗憾,也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值得骄傲的事儿。我想告诉我的教练,谢谢您3年来的关怀和指导;我还要谢谢我的同学,是你们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给我支持和鼓励。”
新年将至,马海峰的父母致信儿子:“不要被一时的荣誉迷住双眼,不要被短暂的胜利捆住双脚,未来,你的路还很长。”
谱写音乐梦想
学生记者 2012092125 易春晓
在11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黑龙江站的交响乐团比赛中,成立不到4年的校大学生艺术团管弦乐团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晋级国赛。对于他们来说,2014年意味着肯定,意味着收获。
从上半年得知要参加这个比赛开始,乐团的指导老师孙南航就带领大家辛勤备战。每周五晚的排练,雷打不动;节假日的加练,风雨无阻。没人喊累,也没人抱怨。所有的人,都仿佛憋着一股劲,认真、刻苦地练习。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曲目的演奏难点和创作背景,同学们则反复修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演奏。
“我们演奏的曲目是原创的,展现了哈军工精神,同时,我们的团队经过一年的刻苦练习,在演奏水平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此次夺冠,团员们觉得既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拿到省赛冠军,只是一个起点。2015,他们要用音乐谱写自己的梦想,在音乐的路上走得更远。
2014,教师分享收获
微言微语话成绩
@王王大可:#2014晒单行动#来到新环境,所有的东西基本上都变了,只有这个从高中保留下来的好习惯。正面线代,反面微积分,已经记了将近一本的笔记,相信期末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好成绩。另外瘦了20多斤算不算一个更赞的成绩单啊。
@小西施:#2014晒单行动#我的英语一直不好,今年用了3个月时间,每天听听力、做试题,终于过了四级,还拿到了565分,看来努力都是有成果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东424:#2014晒单行动#个人比较喜欢打篮球,今年有幸参加了学校大学生运动员裁判技能培训,经过半个月的辛苦培训,取得了证书,为此感到很兴奋!!
@_刘留学_:#2014晒单行动#一次说走就走的留学,4个月,真是收获蛮多的。全日语授课,但是没有挂科,算是大学里一个非常赞的经历吧。
@木萧萧夫斯基:#2014晒单行动#今年在小米校园团队中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管理团队和负责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要学会自己解决,总之是一份很宝贵的经历!
@云淡风轻kunkka:#2014晒单行动#从9月开始,我每天晚上8点左右在南体跑步,累了就慢下脚步走一走,坚持每天至少3KM,那段日子精力特别旺盛,可能是运动带来的活力吧。现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已经不去跑步了,看来东北的冬天还是不适合室外运动啊。明年暖和了,要坚持每天都跑!
@Truth Db:#2014晒单行动#参加了合唱比赛,一周4次排练,每次都在中午,直到上场前十几分钟,我们还在重新调整队形,虽然成绩不算好,但认识了很多朋友,依然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