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聚焦】什么是审核评估
作者
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4-12-11

分享

【编者按】为配合学校各学院、部门做好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信部“本科教学优秀工程”(二期)及“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的迎评工作,“聚焦”栏目本期关注评估专题,陆续刊发“审核内容内涵解读”、“校内迎评动态”、“评建工作经验交流”等系列主题性文章,帮助学校师生加深对评估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一、审核评估的概念。由评估机构组织的,对参评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过程。适宜性是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学校所处的客观情况的适应程度;充分性是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学校全部质量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的程度;有效性是指:学校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教学质量目标的程度。审核评估强调学校的自主和多样性,强调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这是审核评估非常重要的特点,也是审核评估有别于以往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体现。

二、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坚持二突出三强化”。一个坚持为:坚持首轮评估的20字方针,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个突出为: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个强化为: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三、审核评估基本原则。审核评估坚持目标性、主体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等五项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强调目标导向,注重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主体性原则强调学校是质量的责任主体,注重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保障能力提升;多样性原则强调学校办学自主权,注重办学多样性和特色发展;发展性原则强调持续改进与提高,注重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实证性原则强调基于事实的判断,注重证据(定性的和定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四、审核评估范围。审核评估范围包括“6+1”个项目,24个要素和64个要点。6个审核项目包括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还允许学校自设1个特色项目。

五、审核评估重点。审核评估重点是培养目标的适恰性和达成度,具体体现为“四个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六、审核评估程序。审核评估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首先,参评学校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学校教学情况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网上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同时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其后,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最后,《审核评估报告》应在全面深入考察和准确把握所有审核内容基础上,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描述,并围绕审核重点对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体情况作出判断和评价,同时明确学校教学工作值得肯定、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方面。

编辑:B_yunzhi  审核:UX_wangkunyan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