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2015年学校工作要点出台
作者
霍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03-13

分享

2015年是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是“一提三优”工程(二期)和“十二五”建设的收官之年。日前,校党委印发出台了学校2015年学校工作要点,12项工作要点正式亮相。

2015年,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学校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着力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加快转型升级、落实从严治党,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改革攻坚,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以内涵建设推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再上新台阶。

今年学校的12项工作要点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实施意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制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优化辅导员工作课程建设,加强资助育人的实践和理论工作。理顺思路,规范制度,全面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现代化信息载体平台建设,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二是落实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制度。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处级领导班子廉政能力建设工程,完善创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经费管理,完善内控建设,做好关键领域审计。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深化综合改革,加速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编制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系统、协调、稳妥地深化改革。完善院系目标责任考核和评价体系,激发二级办学活力。调整完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院系工作总体评价考核模式。优化科研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论证科技分类评价办法。深入推进以教师岗位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以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推进职员制改革,制定《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四是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后,加强学习宣传,形成尊重章程、依章理事的良好氛围。依据章程梳理学校党政规章制度,健全以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坚持教授治学,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完善各级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工作细则。坚持社会参与和民主监督,筹建学校理事会。五是科学谋划“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并进行全面评估、摸清家底。研究和编制学校“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各项子规划,研究论证二级学院发展规划。坚持战略思维,高点站位,在国家和行业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学校发展,积极参与国家、行业顶层设计和规划。六是推进实施师资队伍转型升级工程方案,促进人才强校。探索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加速推进“5531”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标志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加大海外杰出人才引进和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为重点,加大对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宣传力度,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提升派出海外研修青年学术带头人或青年骨干教师的质量,强化派出效果。加大对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支持力度,深入探索兴海学术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七是推进实施学科建设转型升级工程方案,加快学科内涵建设。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统筹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一流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学科综合优势,明确重大发展方向,探索成立院系学科交叉平台。探索责权匹配的学科建设综合试点和院系学科资源配置改革。做好院系学科建设三年滚动规划修订。梳理基础学科建设思路,推进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八是推进实施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工程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本科教学优秀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以及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迎评工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完善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牵引,推进一流专业内涵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院系招生计划生源质量考核机制,加强学位点动态调整与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制定和细化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继续推进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做好招生就业工作。九是推进实施科技发展转型升级工程方案,提高高水平科研产出。提升谋划重大项目能力,注重项目过程管理,做好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优化科研奖励,规范基本科研业务费使用,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增长。加大论文激励引导和培训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业务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十是推进实施国际化转型升级工程方案,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深化国家和学校“111”引智基地内涵建设,提升高端外国专家引智的数量和层次。大力资助教师赴国(境)外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和高水平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交流交换内容和途径,提升留学生招收的规模和层次。十一是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支撑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各协同单位的深度融合,打造中心的国际合作平台—ICNAME组织运行工作,提高高水平协同创新成果产出,提高服务行业能力,力争通过教育部认证。谋划组建船舶领域的高端智库。积极推进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显著提升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十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师生学习和工作提供保障。深化后勤服务系统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图书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转型升级。构建学校IT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安全硬件平台。推进条保项目建设。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全覆盖。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coast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