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学校10日发出通知,启动综合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综合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筹,编制完成体系完善、统筹兼顾、凝聚人心、科学有效的综合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十三五”改革发展和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指南。
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总体目标:以完善一流学科(群)和学科体系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突破口,以系统推进综合改革为主题,打造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全面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坚持办学方向,明确自身定位;深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尊重办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兼顾效率公平,提升办学成效。“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适应国家需求,突出行业贡献;营造育人环境,提高培养质量;找准发展方向,坐实学术团队;依托综合改革,理顺治理体系;注重制度激励,释放办学活力。
目前学校对创建研究型大学的认识与理解不完全到位、与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立德树人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全适应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尚未实现根本突破。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新特征、新常态,国家科技体系迎来重大变革,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提出新的国家战略需求,我校研究型大学建设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学校党委确定了五项“十三五”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一,推进综合改革,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摸索研究型大学建设规律,直面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顶层设计,系统、全面、协调、稳妥地深化综合改革,打破机制体制藩篱,建立健全满足研究型大学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内部监督机制,全面梳理、调整管理机构及职能设置,深化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二级管理模式改革;推进以团队建设为重点、能力和绩效为导向、遴选评价与淘汰机制建设为保障的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现代教育模式为手段、科研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保障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催生重大成果为目标、质量与重大贡献为导向、激活校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为着力点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一流学科(群)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为目标、评估评价及关停并转增为手段、优化学科建设要素配置为重点的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人财物及招生计划的综合资源配置和财经制度、后勤服务等配套改革。
第二,加快推进“5531”行动计划,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加大高水平师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遴选、评价与淘汰机制,确保引进人才质量和效益,重点培养一大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大师级人才取得突破,逐步打造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深厚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继续遴选和重点支持一批兴海学术团队,引导各学术团队明确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提高管理和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
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完善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体系,加快人才培养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优质科研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构建完善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立德树人培养体系。
以质量和需求为根本,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加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开拓吸引优质生源,着力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强化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导师负责制。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第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及国防重大创新任务的谋划、争取和实施为牵引,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开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活动,谋划具有高显示度的重大科研项目,产生一批能够彰显学校行业引领地位和引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明确重大方向,绘制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化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第五,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以若干跨院系、跨学科、虚实结合的学科交叉平台为载体,探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机制。按照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思路,以船舶、动力、控制、信息与通信、核等主干学科为核心,具有鲜明船海核特色和属性的通用学科为支撑,打造一流学科群,5个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保持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第一。采取综合性措施,着力加强力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学校党委提出要求指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是学校“十三五”各项事业取得发展成就的制度之基和动力之源,是学校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全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以对学校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学校科学发展的高度,不遗余力地做好综合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学校总体安排,上半年将编制完成综合改革方案和专项改革方案,年底编制完成业综合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