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导航先锋, 从这里开启人生导航
——记我校89级校友杨云春
作者
记者 赵琳琳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3-23

分享

【人物名片】杨云春,我校89-421班校友,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69年9月出生,山东青州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惯性导航与仪表专业学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惯性导航与仪表专业硕士,美国加州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多年从事微机电惯性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捷联惯性导航技术、姿态测量技术和组合导航系统融合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6年9月,耐威科技启动月产3万片传感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国际规模第一。

结缘:人生的一次误打误撞

业内被公认为导航先锋的杨云春,与导航结缘却是由于人生的一次误打误撞。

1989年,杨云春参加高考,因高考分数少了两分,没能如愿考上清华大学。虽心有不甘,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有着光荣的办学历史,很多专业当时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杨云春接受分配,满怀希望北上冰城,开始了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求学之路,开启了他与导航的不解之缘。

深爱:一片沃土培育一片深情

1989年到1995年,杨云春在母校一呆就是7年。他说,母校就像是一个工匠,将自己一点一点打磨成器。在这里,我有幸接触并学习惯性导航仪表专业,借此专业实现了人生价值,有机会报效祖国,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说起惯性导航仪表专业,杨云春最初也只是个“门外汉”。凭借敢于吃苦的韧劲,他迅速进入状态,啃下专业“硬骨头”。在校期间,除了本专业之外,他还同时辅修了第二专业计算机,并于1993年顺利完成辅修课程,以优异成绩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其成时念吾师”。在母校求学的过程中,袁赣南、罗超两位教授在学业上、生活上曾给予杨云春无私的关怀与帮助。自大三开始,杨云春有幸跟随407教研室的袁赣南教授从事可编程逻辑器件在舰船自动舵上的课题研究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战课题。杨云春十分珍惜这个机会,经常为了弄清楚一个数据而在实验室奋战几天几夜。与他同在一个教研室的中国惯性导航奠基人罗超教授十分看好这个干劲十足的小伙子。在他的引荐下,杨云春大四下学期参加了国内某潜艇导航系统的陆上联调试验,结识了国内同行研制导航先进设备的许多专家。专业上突飞猛进的进步,为他今后读研、留美读博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行:一种源于对梦想的执着

杨云春求学期间,惯性导航是一个冷门、偏门的专业,大多数的专业分配岗位都很偏僻,然而杨云春却从未放弃对专业、对梦想的执着。

经历了本科、研究生期间的专业学习,杨云春对于专业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他研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与此专业相关的论文、书籍,清醒地意识到当时国内的导航技术与国外有着巨大的差距。1998年,杨云春得到了赴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开始从事高精度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深度组合技术研究。其间,他承担了美国加州交通管理部门课题——高速公路车辆自动驾驶,并获得车辆自动控制厘米级精度。9年的海外生活中,杨云春经历了收获的喜悦和创业的艰辛。他所掌握的技术,已接近炉火纯青。

反哺:一个不忘初心的情结

“为祖国工作,才能感受到科研工作的意义,才能更有动力”。2007年,杨云春放弃了美国的一切,毅然回国创立了当时国内唯一具有“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全覆盖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民营企业——“耐威科技”。

实现梦想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杨云春带领核心团队经常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干活儿,还要处理资金短缺、市场开发等问题。在2006年的光华电子展上,杨云春结识了一位代理人,通过他的介绍,团队参与了一家航空公司的全球招标,最终顺利拿到了标的,逐步打开了市场。

在杨云春的带领下,耐威科技自主研发并掌握了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产品的软、硬件设计核心技术,目前拥有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2项、软件产品证书7项,成为我国导航定位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证企业,并承担了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科研项目等。2015年5月,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2016年9月,耐威科技在北京亦庄启动了月产3万片传感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国际规模第一,并得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20亿人民币支持。

“在遇到困难时,我经常回忆起在母校学习的日子。哈军工人那种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前行”。在创业的路上,杨云春始终以一名哈军工传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把企业做好,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用惯性导航技术服务于国防和航空航天事业。

祝愿:来自心底最真切的呼唤

“人生的一次‘误打误撞’,让我与母校结缘。在这里,我度过了最美的青春时光。在这里,我学会如何做一名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哈军工精神,永远流淌在我的血脉中。‘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的精神追求,将激励我不断前行。”

“我想对我的学弟学妹说,你们有幸与母校结缘,请珍惜这里的一切,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研索,在学业上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通过科技创新、学术创新,为母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希望母校坚持“三海一核”的办学特色,以‘三海一核’优势专业为突破口,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