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机关、直属单位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作者
佚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2-09-13

分享

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实施新一轮机关、直属单位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立足为学校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建设研究型大学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竞争上岗的基本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要把个人报名、民主评议、组织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程序要求,由学校党委决定竞争上岗干部的任命。

(二)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基础上,真正把那些品行好、有才干、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实现择优上岗。

(三)坚持“个人志愿与组织需要相结合,竞争上岗与轮岗交流相结合”的原则。在竞争上岗中,党委将有计划地对一些干部进行轮岗交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四)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实现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注意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五)坚持回避制度。处级干部竞争上岗评议组的组成要坚持干部任用回避制度的原则,确保评议过程客观、公正。

三、岗位与任期

新一轮实行竞争上岗的岗位包括:机关、直属单位的处级领导岗位(包括党务、行政处级岗位)。

岗位实行任期制,任期为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任期4年。

提拔任职的处级干部按照校党字〔2002〕3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实行任职试用期制,任职试用期为1年。

四、任职基本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学校在职教职工均可以报名参加竞争上岗: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真务实,勤奋敬业,锐意进取,实绩突出。

(三)坚持党性原则,廉洁勤政,团结同志,为人正直,作风民主,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五)近3年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六)身体健康。

(七)竞争正处级岗位除满足任职基本条件(一)—(六)项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现职正处级干部;

2.副处级岗位任职2年以上;

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八)竞争副处级岗位除满足任职基本条件(一)—(六)项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现职副处级以上干部;

2.正科级岗位3年以上;

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九)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不受职称的限制。

(十)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年龄要求:

现职处级干部,申报同级岗位原则上应干满一个任期,最少应干满半个任期以上,即男1954年9月1日以后出生,女1959年9月1日以后出生。副处级干部申报正处级岗位的应干满一个任期,即男1956年9月1日以后出生,女1961年9月1日以后出生。

其他申报人员,男不超过55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即男1957年9月1日以后出生,女1962年9月1日以后出生。

(十一)各竞争岗位的特殊条件和要求见附件2。

五、竞争上岗步骤

(一)公开报名

1.个人自荐。根据个人条件和上述要求,本人自愿报名;

2.组织推荐。所在单位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动员并推荐报名。

现职处级干部必须同时申报2个岗位。所有报名人员需填写《处级岗位申报表》。

(二)公开答辩

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后,学校组织公开答辩。答辩包括个人报告和评议组提问两部分,个人报告时间不超过8分钟,提问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三)组织考察

经学校处级干部竞争上岗评议组民主测评,确定各岗位合格人选,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并对合格人选进行组织考察。

(四)党委任命

党委常委会根据岗位条件和考察情况,经过充分酝酿,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任用人选,履行任职手续。

六、具体时间安排

9月12日,召开动员会,公布所有竞争上岗岗位、任职条件。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填写《处级岗位申报表》(可从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下载)。

9月13日至15日,竞争正处级岗位人员报名。报名时提交《处级岗位申报表》纸质及电子版到党委组织部。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可以申报2个岗位(机关及直属单位现职正处级干部必须申报2个岗位)。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对报名人员资格进行审核。

9月17日,公布学校机关、直属单位正处级岗位报名情况,参加竞争上岗人员根据报名情况可调整申报岗位,确定各岗位报名人员名单。

9月19日,评议组听取参加竞争正处级岗位人员报告。

9月20日至25日,根据评议组评议情况,召开党委常委会确定各岗位合格人选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布,并对拟提拔任用正处级人员发布考察公告,由学校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9月26日,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各处级单位正处级任职人员名单,并对拟提拔任用正处级人员进行任职公示。

9月27日至28日,竞争副处级岗位人员报名。报名时提交《处级岗位申报表》纸质及电子版到党委组织部,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可以申报2个岗位(机关及直属单位现职副处级干部必须申报2个岗位)。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对报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资格进行审核。

9月29日,公布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副处级岗位报名情况,参加竞争上岗人员根据报名情况可调整申报岗位,确定各岗位报名人员名单。

10月8日至9日,评议组听取参加竞争副处级岗位人员报告。

10月10日至16日,根据评议组评议情况,召开党委常委会确定各岗位合格人选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布,并对拟提拔任用副处级人员发布考察公告,由学校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10月17日,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各处级单位副处级任职人员名单,并对拟提拔任用副处级人员进行任职公示。

七、组织领导

(一)本次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学校成立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谷焕民

副组长:刘志刚

成员:高晚欣、魏潾、杨志宏、王开业、李升平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部,负责具体实施。

(二)成立处级干部竞争上岗评议组。正处级评议组成员包括: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长、纪委副书记,各院系院长(主任)、分党委(党总支)书记,教代会常设主席团部分成员、部分教师代表。副处级评议组成员包括: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全体正处级干部,教代会常设主席团部分成员、部分教师代表。评委测评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进行。

(三)各分党委、党总支,各处级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所在单位人员报名,为他们参加处级干部竞争上岗提供条件。

(四)处级干部竞争上岗是一项原则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要坚决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拉票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几点说明

(一)按照学校《处级干部轮岗交流暂行规定》(校党字〔2011〕46号),“处级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任职满3个聘期或者9年的,必须轮岗交流。对于担任管理人、财、物等处级岗位的干部,一般任职满2个聘期或者6年的,需进行轮岗交流。”对于任职年限达到要求的正处级干部,在本次竞争上岗工作中要进行轮岗交流。

(二)为确保全身心的投入本职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此次机关、直属单位竞争上岗任职的正、副处级干部,除直接从事教学管理的教务处、研究生院外,不得承担课堂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

(三)未竞争到原职级领导岗位的处级干部,可以参加下一级岗位的竞争。

(四)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参加竞争上岗的处级干部,保留并享受原职级和待遇。

(五)任职试用期未满的处级干部不参加此次竞争上岗;同级调整任职现岗位不满一年的处级干部可不参加本岗位的竞争上岗。

(六)竞争上岗工作结束后,所有上岗人员从第二个月起按新任岗位标准确定岗位津贴。

(七)所有上岗人员任职后,应在规定期限内报到就职,如有特殊情况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到任的,需经学校同意。

(八)竞争上岗过程中如个别岗位经过评议和考核没有产生合格人选,该岗位人选由学校党委在其他岗位合格人选中另行任用。

(九)此次竞争上岗产生的合格人选,将作为学校今后一年内提拔任用对应岗位处级干部的合格人选。

(十)在学校党委未公布竞争上岗干部名单之前,各处级单位负责人要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竞争上岗名单公布后,岗位变化的同志要与新上岗的同志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做好交接工作。

(十一)各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在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注意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

(十二)竞争上岗报告的内容要求。

1.现职处级干部竞争上岗报告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报告前一个任期的主要工作;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对下一轮竞争岗位工作思路及任职设想。

2.其他人员竞争上岗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个人主要工作经历;第二部分,简要介绍近3年来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三部分,阐述对竞争岗位工作思路及任职设想,该部分为竞争上岗报告的重点。

(十三)同时申报2个岗位的同志,按申报顺序分别报告对2个岗位的工作思路及任职设想。

编辑:B_huangyuxin  审核:B_huangyuxin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