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与41所的党委书记、所长及所领导班子在开展全面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双方在去年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了实施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方向。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联合科研,学院协助研究所重点解决技术难题,并以科研项目为牵引,根据研究方向和项目招收研究生,双方各出一名导师,实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学院还计划从41所引进一批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专家,来给学生讲授《专业导论》及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到相关领域前沿动态及最接近实际工作、工艺方法的知识。
航建学院在优势的科研发展方向上,如水下高速航行体项目,经过10余年的积累,在解决火箭发动机燃料问题方面,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学院在与研究所的交流中,从仿真计算到实验科研合作方面共找到15个对接方面,找到了技术创新的用武之地。参加走访的老师对做强科研更有信心了。大家都表示,不能止步于小打小闹做些项目,要瞄准长期、实质性的深度合作。目前双方正在联合申报973项目。
在水下高速航行体项目、阻燃易爆项目等代表学院特色发展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团队中的党员总是冲在前面,内蒙古、齐齐哈尔碾子山、兰西等条件艰苦、甚至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场地留下他们攻坚克难的身影。
航建学院把技术业务好不好、服务意识有没有作为入党的先决条件和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优秀的标准。学院党委积极发现好苗子,及时把优秀人员吸纳到党组织内,充分发挥老教师、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无形推动党的建设和学院的发展。工程力学系支部2012年获黑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形成合力 长效发展
航建学院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让学院领导感到欣慰,整体就业率在全校处于靠前的位置,同时就业质量也很好,很多毕业生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争抢的对象。
作为学生多,专业多,基础课多的教学大院,“把学生培养得响当当的。”学院党委始终坚持育人为党建工作的核心和落脚点,在全力驱动学科、团队、科研三驾马车发展的同时,补足学科、科研发展的短板,实施一系列以教学为主向以学术和科研战略转移的举措同时,也把着力点放在反哺、支撑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形成合力,想法设法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长效发展。
为了深化学院教师育人能力水平提升,增强党支部和党员的服务力,按照《航建学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2012年学院党委提出在系统总结“基于专业党支部群的师生党支部活力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师生联动机制,纵向打通年级界限,构建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一师多徒型”持续滚动组织活动载体。
“一师多徒型”持续滚动组织活动载体以“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教职工党员在“关爱学生,助推成长成才”中争做育人标兵,学生党员在“求真知、塑品格、强责任、铸成才”中争做“五星”党员。
“一师多徒制”实施3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一新生一入学就有导师带,有高年级学长关怀,能迅速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快乐成长,给学院的老师们也吃了定心丸。原来每到学生大类转专业时,由于学生对专业缺乏透彻、充分的了解,转到别的学院的学生一度达到15%,流失了大量优秀的生源。而如今,通过导师、学长的指导、熏陶和帮助,学生燃起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转到外专业的人数低于5%,学院在凝聚、吸引住学生同时,无形中推动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进一步改善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硬件条件建设,系统整合、打造一个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大平台,进一步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形成合力、长效发展,是学院党委正在积极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实验设备“用坏不能闲坏。”学院党委本着盘活资产,使资源利用发挥出最高的效用这一着眼点,解决老师科研用房、设备不足等问题,同时统筹规划好对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科创活动的支持,把航天、力学、土木等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的实验室整合成一个大平台,打造成一个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成才的实验中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