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士既是“大家”,也是“杂家”。从人品和学问来说,他是“大家”。他博览群书,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的书籍都读,是位“杂家”。杨教授高瞻远瞩,做的都是满足国家需要的科研,对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非常强的敏锐性和前瞻性。
通过杨教授的言传身教,我认识到一个团队管理者的管理最高境界是“有若无”,即当大家需要他时,无处不在;当大家不需要时,就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杨院士就是这样一个举重若轻、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领导。
杨院士非常重视团队的力量,并让学生也都意识到这一点。一次,杨院士问我:“你看过《水浒》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上梁山吗?”我说:“是逼上梁山呗。”杨院士说:“不对,他们上梁山是要靠团队的力量。做学问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建成一支坚强的队伍,才会成就一番事业。”
——水声学院教授 李琪
我在研一时上的《水声传播原理》课程,是杨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由于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很少,所以上课的就只有我一个人。每堂课,杨教授都会提前到教室,等着给我上课,而且一直都是工工整整地写板书。我为自己能遇到这样认真的“院士家教”而庆幸不已。
杨教授对待科研非常认真,总是冲在海试的第一线。2011年某次海上考察,海况恶劣,杨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上船出远海,亲临每个海上实验现场。考虑到安全问题,工作人员特意给杨教授配了一个勤务兵,但是杨教授总是穿梭在各个实验现场,勤务人员稍不留神就跟丢了。他说:“我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排查出问题。”
杨教授不重名利,而是想着怎样把科研水平提高上去。一些研究项目结题时,他会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还会主动找一些课题让年轻人承担。杨教授经常出差,却从未让学生去接过一次机,也从不用学生帮他拿包。他的“院士”不仅仅是学问上的“院士”,更是做人、做事上的“院士”。
——水声学院教授 朴胜春
在从家乡前往学校报到的火车上,我就听到一位在哈尔滨求学的学长说“你们专业有位很有名的杨士莪院士”。几年后,我获得本硕博连读资格,师从杨院士。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运。
大二的专业基础课《声与振动基础》绪论是由杨士莪院士讲授的。老人家思路清晰、风趣幽默,把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讲得一点都不枯燥。临下课,杨教授说:“我说的话你要记住,将来你要是学得不好,别说‘姓杨的那小子’骗了你。”直到现在,杨教授还是英语板书、教案都在脑子里,根本不用翻书。
杨院士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学生,询问研究进展,对学生的汇报、报告等批改得特别仔细。我曾经交过一份20多页的总结,杨教授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公式的适用性、单位的明确标注,都认真做了批改。这次经历,让我汗颜,也记忆终生。
——水声学院博士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