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水声工程学院为未来发展提出了“高举旗帜,牵头引领;梦想驱动,加速拓展”的发展思路,并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信息学科作为首要任务。大到国家发展、小到学科建设,前进路上的每一步都考验抉择的眼光、智慧和勇气,伴随各种机遇和挑战。站在建校6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水声工程学院在三个关键节点的腾跃在学科发展历程的坐标系中,格外引人注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本期我们就来讲述“海洋信息”学科在成长之路上“三级跳”的故事。
声呐专业的“五虎上将”
新中国成立伊始,海防极其脆弱,漫长的海岸线长期处于“有海无防”的境况。当时,中国海军装备的“声呐”均为苏制产品。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的主要设备,无论潜艇或水面舰艇都利用声呐及其衍生系统,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国家急需能够安装、维护、修理、使用声呐设备的工程师,但年轻的共和国在该领域一片空白。对此,凝聚着新中国建设现代化国防理想的“哈军工”责无旁贷。
1953年12月,一群满怀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的青年勇挑重担、敢开先河,建立起中国首个声呐专业。毕业于复旦大学数理系的何祚镛奉命创建声呐专业,当时与雷达专业一起,成立“雷达声呐教授会”。不久后,辛业友、谢钟朝、王鸿樟、周福洪等人陆续奉调投入“雷达声呐教授会”麾下。这五个初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被后来人称作声呐专业的“五虎上将”和“开国元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毕业于国内名校的数理专业,虽对声呐所知甚少,但都雄心勃勃、虚心好学且充满干劲。
1956年,声呐专业独立设班。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这些年轻人开始艰辛的开创性工作,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备课并得到一些讲稿和参考书,积极向顾问、专家“拜师学艺”;从一般声学书籍、杂志论文中“大海捞针”,编出初步的讲义。
1958年,首批声呐专业学生毕业,中国首个四年制声呐专业开出了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全部专业课程。根据哈军工当时“密切结合教学工作,适当联系解决国防生产中某些技术问题”的科研方针,师生们积极考虑研究方向和选题,以周福洪为首的“换能材料研制组”研制出“铁淦氧材料”,其磁致伸缩性能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辛业友、何祚镛等承担的“水雷探测声呐”、“声速梯度仪”的研制,都是我国该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
这些教学过程的完成、科研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声呐专业在全国最有代表性的“排头兵”地位。20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兴起的“水声热”中,全国陆续有十余所院校筹建声呐相关专业,纷纷派师生到哈军工“取经”。这个客观环境对后来者而言,是事业发展的最好起点。
“别开生面”的水声专业
1960年夏天,杨士莪结束在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两年学习。重返军工大院后,他积极倡导拓宽专业,引发了声呐专业师生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共鸣,这些充满魄力与实干精神的年轻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水声是多学科综合性专业,单靠现有的声呐专业,学科发展必然没有后劲,对未来发展而言非常不利。因此有必要拓宽专业领域,建立包括水声物理、水声换能、水声设备三方面,覆盖各领域的水声工程专业。进而形成一个贯通、全面的专业链条。用水声物理、水声换能、水声设备三驾马车,才能更好地拉动整个水声学科的发展,更好地创新发展适合我国条件的声呐装备,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海军工程系领导听取师生关于拓宽专业的想法后,问杨士莪:“根据国内水声专业的发展情况,你的目标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这个目标会不会成为一尊‘菩萨’立在那儿让我们拜?”杨士莪答道:“不立这个标杆在那儿,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上不去!老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得下矣。”系领导点点头,说:“好!陈赓院长说过‘革命是从无到有的,军事工程学院也可以从无到有’,现在看来,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也可以‘从无到有’,何况我们已经有了声呐专业这个不错的基础了。”
1961年海军工程系正式成立“水声专业教研室”,下设水声物理组、水声换能组和水声设备组三个学科组。开创水声专业的新格局,在全国建立起首个、迄今为止依然是唯一一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才占据了中国水声科研界的大半壁江山,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声工程事业的摇篮”。
从1960年院系下定决心拓宽水声专业开始,专业的筹建几乎与招生、授课同步进行。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谋划专业设置到培养青年教师,从从无到有编写教材,到万事俱备招收学生,对于水声师生来说,每一天的劳动密度都很大。面对这项开创性的事业,他们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快马加鞭,也正因为这种“纯粹”与“简单”,这项事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简洁而高效。中国水声教育的新局面由此被“别开生面”地开创出来,他们开辟了中国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20世纪60年代,海军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对水声人才的需求量锐减,国内高校的水声相关专业或转做其他研究,或干脆撤销逐渐萎缩,最后全国只剩下哈军工的水声专业等极少数院校坚守下来。水声专业的发展进入蛰伏期,但师生从未想过放弃,他们始终坚定地认为水声研究必然有前景,这是基于对水声学未来发展道路的理性判断。他们始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再‘上场’的时候,等国家经济好转,就一定会发展海军、发展水声事业,如果技术队伍一旦散失,水声事业和海军项目再重新‘上马’面对的困难会更多!所以,这支队伍即便作为‘种子队伍’,也一定要留住!”
环境越贫瘠,越显示出精神坚守与追求的可贵。在他们看来,坚守住这个领域,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就是“最大的爱国”。
同时,师生对于科研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水声领域广阔,大有可为,从拓宽专业面的角度讲,要大胆尝试,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专业要发展,教师水平要提高,都需要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能抓到大项目当然好,但也不能放过这一领域其他项目对这支“种子队伍”的锻炼机会。专业面拓展后,学科才能越做越宽,发展才能更有后劲。这支队伍的科研工作敢于“面面俱到”,擅长“各个击破”。这不但是对水声专业科研方向和道路的选择,也是对中国水声科研发展方向的选择和预测。
路选对了,便不惧其远。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水声专业的师生在这个领域放开眼界、广泛搜寻并潜心钻研,形成了多波束测声仪、声靶、图像声呐、水声定位系统、减震降噪技术、矢量传感器技术、水声通讯等不同的科研团队和研究方向,这些科研团队各有所长和方向,各就其位,握起来就是有力的“铁拳头”。2014年,“蛟龙”号首次使用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格局;2015年,“水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功跻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国际上首个具有全双工通信能力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诞生……如今的水声工程学院是水声人才培养层次齐全、学科方向完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水声技术科技创新基地,是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学科方向和教育科研机构之一。当年创立的水声工程学科支撑着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相关学科大发展,解决了大量国家急需的技术难题,在水声传感器技术、水下定位与导航技术、水下目标探测技术、水声通信技术、多波束探测技术和高分辨图像声呐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技术奖励。这里以水声装备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探索性、创新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是中国水声行业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之一,引领中国水声技术发展,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海洋信息学科:海洋强国背景下的战略选择
大国胸襟,向海而兴。“海洋强国”是中国有史以来建国方略的重大飞跃,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倚重海洋,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需求海洋人才。国家在“十三五”明确提出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在海洋领域的深度融合及军民深度融合,完善海洋信息采集与传输体系,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海洋云环境,将海洋权益、管控、开发三大领域的装备和活动进行体系性整合,全面提升智慧经略海洋的能力,这些离不开海洋信息学科的发展。
这是又一个学科发展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的历史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水声学科该怎样书写发展的新篇章?对此,杨德森院士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他是进一步拓宽水声学科为“海洋信息”学科的大力倡导者,他曾说:“海洋信息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经略海洋,必须以信息为主导,采用体系化、智慧化手段对海洋进行管控。当前正是发展‘海洋信息’学科的重大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水声学科从内涵到外延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从水声学科到‘海洋信息’学科的发展,拓展新方向,这事关水声学科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前景。”
“海洋信息”学科,包括海洋信息物理场、海洋信息传感器、海洋信息获取技术、海洋信息安全技术、多物理场信息融合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面对水下信息向海洋信息的跨越、技术基础与人才队伍的突破这两项重大挑战,水声工程学院该何去何从?院长殷敬伟给出了这样的发展思路和布局:加强校内合作——围绕海洋信息一流学科群的建设,与自动化、计算机、信通、理学院等相关学院紧密合作,交叉融合,声、光、电、磁同步发展,进一步打破相关学科间壁垒,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国内协同——以水声学科的优势地位为核心,协同船舶和海洋领域的核心单位,搭建国家海洋信息整体框架;加强国际拓展——着力与俄、乌、英、法、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不断提升海洋信息学科国际影响力;加速推进海洋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与行业优势单位强强联合,扛起国内海洋信息大旗,牢固确立学校在海洋信息领域的引领地位,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风云际会,沧海横流。站在过去和未来交汇点上的“海洋信息”学科,既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正步入一段新的历史关键期。“海洋信息”学科正站在学科发展的新起点面对新挑战,瞄准一流学科的目标摹画新蓝图,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百余年前,梁启超曾说:“真英雄恒不假他之势力,而常能自造势力。”这需要眼光、智慧和勇气。回望来路,我们发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敢立行业发展潮头的哈工程人,从不缺少这样的眼光、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