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研赋能人才培养 创新激发团队活力
——智能学院先进船舶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创新团队探索科研育人新路径
作者
胡莹洁
来源
智能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7-24

分享

“青年强,则国家强”。在2020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获奖名单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一支青年创新团队赫然在列,其中有3名成员都出自学校智能学院先进船舶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赵玉新“门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这支团队的不懈追求。

作为一支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船舶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科研团队,“如何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如何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使命”是赵玉新和同事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队逐步形成“需求牵引、基础先行、技术推动、装备应用”的可持续科研创新机制。同时,通过不断聚焦前沿基础,探索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团队先后获评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先进船舶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创新团队

育人为本 科研先行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科技创新则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知识的更新迭代,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对于科研育人,团队带头人赵玉新有着自己的思考,对团队的发展也有清醒的认识。“团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紧跟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面向基础前沿问题,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输送后备人才。”

从2015年开始,团队不断推进内部改革:一是全面梳理了团队学术和技术体系,确立三大战略方向——惯性导航、智能航海和业务化海洋学;二是分别从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出发,全面规划和布局前沿基础研究任务;三是针对团队能力短板,加速人才引进,优化团队知识结构。

“团队要引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催生知识结构的新变化,新知识与现有基础很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和研究方向。”

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光学物理专业的杨柳博士加入团队,将团队传统的光纤陀螺技术结合量子光学,往小型化、芯片化方向发展,开展微集成光纤陀螺仪研究工作。2020年,于德国蒂宾根大学毕业的林建新博士加入团队,成为团队布局仪器学科前沿方向的新生力量,主要开展高温超导纳米超导量子器件研究,开辟了新型传感器方向。

改革让团队科研更加聚焦基础核心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始研究能力。对此,从学生时期就进入团队、如今已是团队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黄玉龙深有体会,“我是2011年读硕士研究生加入的团队,当时每天都在做与设备研制相关的实验,但是对于技术背后的基础研究却很少,到我2015年读博时,团队文化有了很大改变,老师更多是通过科研项目帮我们牵引出科学问题去研究,帮我们练好‘童子功’。”

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青年教师邓雄也有同感,“原先,我们主要通过学习一些技术去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技术可以解决问题,我们其实研究得并不深入。在改革之后,我们会更注重做一些基础性科研,从原理突破的视角来推动整个科研进程,甚至拓展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或方向。”

“我们会定期召开闭门研讨会,结合国家和行业需求,不断梳理学术技术体系,将长期战略与近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相统一,并以此牵引确立研究生课题,让学生的成长与团队的发展紧密结合。”赵玉新表示,作为高校的科研团队,培养出能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根本任务。

以项目为牵引 化兴趣为方向

以科研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团队的一贯做法。在改革之后,重点与方向发生了转变。

“原先我们让学生都参与到装备研制的项目中,但是我们发现当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的时候,过早地参与项目并不利于他的长远发展。”张勇刚说。因此,逐渐让学生转向基础研究类项目,在基础知识上更下功夫;通过项目牵引科学问题,让学生研究科学问题而不仅仅是某项具体技术,是改革后团队育人方式的转变。“把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紧密结合,让团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都能走得更远。”

黄玉龙在张勇刚指导下获得CAA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另一个变化是不再“一刀切”,而是从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出发,依托不同类型的项目来培养。“喜欢做基础科研的学生可以面向科技前沿,多做偏基础的研究;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面向国家需求,参与技术攻关项目;脑子活、想创业的学生可以面向经济主战场,尝试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黄玉龙正是在如此因材施教的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期,导师张勇刚就注意到他对基础研究很感兴趣,“他愿意下功夫去读大量文献,对某个理论问题做深入的研究思考,甚至别人开玩笑说他早上跑步都会带着paper。”因此,张勇刚就引导他多参与面向前沿方向的科研项目中去。如今已是智能学院教授的黄玉龙刚刚在IEEE宇航与电子系统汇刊2018年度最佳论文评选中夺冠,荣获IEEE Barry Carlton奖。

“在团队学习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青年教师邓雄同样是从学生时期就跟随导师赵玉新参与团队的科研项目。邓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刚读硕士时对于海洋知识了解甚少,但在接触到一个海洋相关的科研项目后对海洋环境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意愿和个人能力,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邓雄的同学有的选择惯性导航方向,有的选择智能航海方向,他则因为对海洋环境感兴趣而转向业务化海洋学方向。

找准方向还不够,做好科研必须打牢基础。除了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相应研讨外,导师还会经常举办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为学生讲课。“2016年的暑期培训班邀请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GFDL实验室的研究员专门为我们讲授海洋学基础理论,增强团队对于海洋基础知识的认知。只有对基础知识充分认知,我们才能够把科研做深做大。”读博期间,邓雄被导师赵玉新推荐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进行联合培养,用两年半时间来学习物理海洋学、海洋动力学等海洋基础知识,这为他日后在团队开展业务化海洋学方向的科研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正式入职团队的他目前正在负责推进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的攻关任务。

如今,邓雄培养学生同样会依据目前的前沿方向,将一些未来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基础原理融入到学生的课题中。“一方面我希望将前沿知识传递给他们,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反馈给我,也开阔了我的思路,促进学术和技术的持续迭代。”

导航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本科生毕业生论文答辩

让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是青年教师林建新同样会采用的育人方法。“从项目初期,我就会让学生参与进来,并给每个人分工与规划,为他们设立小目标,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完成一个科研项目。”跟着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后,林建新的一名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尝试自己写出建议书,报名参加了中国科协2022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华为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

林建新指导学生搭建超导磁悬浮轨道

传承育人文化 永葆创新活力

跟随导师张勇刚从事科研工作,黄玉龙最大的收获是导师在工作中展示出的学术思维以及对于科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抓住每一次机会,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张老师总这样跟我们说,我深受影响,做任何工作都会认真对待,尽全力去做。”

对学生尽力付出,也是黄玉龙从张勇刚身上学来的。如今成为教授的他倾力对待自己的学生,和导师张勇刚一样,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学生深入交流,从基础研究出发,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在他的引领下,他的学生薛超、朱风驰“研一”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同时,他也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他作为班主任指导的20180417班全员参与科创类竞赛,科技创新率达100%,在许多高水平科技竞赛中斩获奖项,获得“标兵班级”荣誉称号。

黄玉龙指导薛超和朱风弛于本科阶段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坚持以学生成长为本,在科研中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是团队几代人积淀的育人文化。师从团队创始人、我国海洋运载器组合导航系统开创者郝燕玲教授,赵玉新从恩师身上继承了“学以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专注坚持”的敬业精神。如今,赵玉新的学生大部分都投身国防领域,并且很快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踏实肯干、能吃苦、团结人,这些特质让他们在所从事的领域里行稳致远。传承的薪火,绵延不绝。

赵玉新教授在全景教室为学生讲授《导航定位系统》课程

“青年教师是团队的未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样也是人才培养工作。”赵玉新十分重视培育团队的新生力量,认为这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刚进入团队时,因为学科差异较大,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迷茫,赵玉新老师、张勇刚老师经常都会与我探讨如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杨柳在经过一段磨合期后,在新型微集成光纤陀螺仪领域取得突破。“晋升为副教授后,赵老师又鼓励我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建议我带领青年教师建设实验室,并激励我要不断突破自己,开拓新的方向。”

“团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多交流平台,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提升我们的领导力、组织力等,帮助我们从各个维度完善自己。”林建新很喜欢团队的氛围,大家经常会在一起研讨,前辈教师也会为青年教师分享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很快。”

“从梳理科研方向到科研能力传授,团队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邓雄很庆幸,自己身后站着一整个“智囊团”。“在我们经验不足,或是遇到重大难题时,老一代的周卫东教授、卢志忠教授等,以及中生代的赵玉新教授、奔粤阳教授、徐博教授、张勇刚教授、何忠杰教授等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经验,提供相应指导,帮我们把关,甚至亲自帮我们解决问题。”

不仅在科研上有支持,在育人中遇到困惑,团队的前辈老师们也会给出自己独到的经验。刚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杨柳一开始还有些惶惑,与张勇刚、黄玉龙的交流后,得到了很多建议,在培养学生科创方面越发得心应手。

“一支团队要想成为‘常青树’,既要能够精准把握科研方向,还要具备不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还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都是为了提升团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团队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的能力。”在赵玉新看来,团队的生命力正来自于拥有一批可以不断开拓新方向、突破新技术的优秀人才。

编辑:胡莹洁  审核:霍萍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