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学院电化学工程研究所共4个科研团队,分别为化学电源团队、熔盐电化学团队、环境电化学团队和能源材料团队。在对“十三五”期间各团队科研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推进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专项会议精神,各团队对“十四五”期间的科研重点方向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明确自身在学校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使命,梳理在学院“十四五”建设期间的职责和作用,规划今后的科研方向和目标。
第一,把握团队特点,回归基础研究。所内各团队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将工作重点回归到基础性研究上。不做“项目”“帽子”“文章”“面子”“形象”的科研,要做本质性、实际性、探索性、能解决问题、能服务发展的科研。为研究所内青年教师树立正确导向,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深入行业多了解实际科研中存在什么问题,什么需求,不做文献到文献的科研,不做大学到大学的科研,要做真科研。
第二,衔接“三海一核”,强化特色研究。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与学校“三海一核”特色的衔接点,持续强化和凝练特色科研方向。韩伟老师带领的熔盐电化学科研团队,“十四五”期间的规划主要集中在“核燃料循环后端”-干法后处理方向上继续加大研究力度,突破镧/锕电解分离、高温熔盐种选择性样机、选择性电沉积及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将电分析化学应用于高温熔盐中辐射环境下的阳极溶解、电沉积、液态金属萃取、熔盐净化等过程,开发远程实时监测干法后处理过程的技术和设备;研发第4代反应堆-“熔盐堆”的在线监测技术等。陈野老师带领的环境电化学团队则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深海领域,开展深海微生物燃料电池和海底无人值守产电装置的研究,主要进行高效的双功能阳极材料的开发,高效产电菌的筛选和性能研究,以及深海微生物电池的设计、集成及性能评价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团队将继续探索与学校“三海一核”学科的结合点,积极开展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三,加快成果转化,做好服务支撑。电化学工程研究所各团队依托哈工程鸡西碳材料创新研究院和黑龙江哈船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碳材料科技创新需求,进行石墨等碳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逐步建成石墨深加工科技创新基地,研究石墨研发共性技术,突出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解决鸡西工信局提出的十个难题。瞄准石墨高级产品应用领域,解决企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研究院打造为面向全行业开放和共享、支撑应用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打通石墨深加工制备、应用和产业化链条,促进石墨深加工产品形成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和产品自主化、国产化水平,提高石墨深加工产业控制力和话语权。并逐步培养一支在石墨碳材料重大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重大技术路径选择、重大项目论证和布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石墨精深加工,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计划提供专业智力支撑的优秀创新人才队伍,为服务龙江经济贡献技术力量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