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林壮:做有情怀、有担当、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作者
林壮
来源
航建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27

分享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学习了学校科研工作研讨会开幕式报告后,我对报告中指出的“逐水草而居”的科研模式与被牵着鼻子走的科研现状,颇有感触。结合航建学院研讨会“入海进核,强团领航”的主题,谈谈自己一点体会,与同仁们交流讨论。

1.转换思维——从“做事业”开始做有情怀的科学研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悼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梁思礼院士的唁电中指出:“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佩。”总书记对梁院士的这一高度评价,对我们每个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深刻的启发与殷切的激励。科学研究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神圣职责和伟大使命,也是国家工业发展建设对于我们这所深植红色血脉与革命基因的高校的根本要求与殷切期盼。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冰冷的问题分析与刻板的数据建模,在浩繁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凝结着的恰恰应是科技工作者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担当与奉献情怀。

面对这样的在肩重任与使命期盼,我认为我们高校教师应该逐步的完成从“做事”到“做事业”的思维转换,牢固树立“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的意识,摒弃因那种“做事”思维导致低水平重复式科研,这才是做“真科研”的基础和关键。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我们高校科研人才能像总书记指出要“板凳坐得十年冷”那样,在我们专长的某一领域内,在真正突破其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将技术转化为能经受住市场和工程实践用户考验的科技成果,才能实现提高民族智慧的“海拔”、拓展国家利益的纵深的目标。这样有情怀的科研事业,也必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广阔的成长性。而这种持续不断进步的科研事业微生态,也许就是学校提出的有组织科研的内涵所在。

2.见微知著——从探寻“真需求”开始做有担当的科学研究

对于基础学科见长的学术创新团队来说,如果对相关需求不清晰,始终“纠缠”于掌握仿真、分析、计算、设计等技术能力,闷头精进自己的技术,将可能成为“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变成空有技术而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术”,使得教师把握领域内“真需求”的能力持续受限,从而部分甚至全面失去探寻方向的能力。因此,与时俱进的保持对国家或行业需求的敏感性,“见微知著”获取“真需求”,避免由于技术过时造成科学研究与教学培养双重崩塌的“明斯基时刻”,才是基础学科教师选择方向的指南。

例如,我校跨学科联合团队在多年的船舶内部环境优化方向科研工作中,曾面临圈内外单位,如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船九院等高校及设计研究生产单位的有力竞争。上述单位在长期跟踪我校技术发展后,发现我们某方面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并由此“入场”与我校形成了结构性竞争,“内卷”现象严重。逢此关键时刻,经过仔细分析,团队发现上述单位的主要工作集中于本方向科研链条的方案设计等“初级”技术阶段,对后续面向实际应用的环境技术手段较少涉及。

因此,团队及时做出了改变研究方向的决策,将单一进行效果设计与环境仿真分析评价的科研方向转变为重点关注环境控制材料与装置技术等实际应用研究方向,通过这种攻关重点的“转型升级”,及时把握住了技术实施阶段的“真需求”,为团队科学研究带来了更持久的生命力。虽然在转型期的确出现了一些技术障碍与难题,但是在勇克难关、有所担当科研理念的支持下,团队没有纠缠于在原技术水平基础上的低成本竞争,而是敢于挑战难点,主动担当引领相关技术升级的重任。在长时间耐心积累与艰辛探索后,水平的提升使团队技术护城河不断加宽加深,特色优势科研地位日渐稳固。

3.聚沙成塔——从解决“真问题”入手做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真正的“科研事业”必然是立足于强化应用,解决领域痛点问题之上的,也就是在把握住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有次序的布局,从基础理论突破开始,依次完成性能实验优化、产品试制、演示验证直至成果实际应用的全链条工作,这就是科研的有组织性。痛点问题就是“真问题”,“真问题”就一定要从“真需求”入手,在探寻“真需求”的技术逻辑框架与指标体系后,以我为主、面向国际一流产品或技术的水平,通过由浅入深的技术迭代、持续积累,攀登至技术塔尖,形成自身的科研优势与特色,在全国行业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做到真正的首席。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解决我们技术进步中“真问题”的过程。

例如,团队研发的超轻碳纤维蜂窝技术,是我国船舶工业重要领域发展的核心关切,是确保产品性能可靠提升方面的“真问题”。因此,团队以世界一流水平欧美公司类似产品为追赶对象,技术演进中采用“聚沙成塔”的基本策略,经过长期的摸索与甘坐冷板凳的功夫磨练,逐步解决了芯材易屈曲、工艺可实现性差、面芯粘接性能差等材料技术关键矛盾问题,实现了平压强度超过对照公司铝蜂窝、芳纶蜂窝材料的目标。在建立自身特色优势科研地位的同时,为船舶工业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研能力保障与关键技术支撑。而通过观察我校张阿漫教授的流固耦合技术研究团队的发展路程亦可发现,该团队十余年来从气泡动力学开始,逐步将研究领域拓展到环境载荷结构冲击、深海资源勘探等领域,从真科研中发现“真问题”,解决了其中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同样为国家海洋探索与船舶工业建设提供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科研贡献与技术支撑。分析上述团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长时间技术积累加“聚沙成塔”式的全链条科研,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国家与行业发展中遇到的“真问题”,在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面具备突出显示度,又能为船舶工业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保障,可以说真正实现了“既好看,又好吃”的双赢目标。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终生事业,从探索“真需求”入手,解决真问题,做有情怀、有担当、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必可使我校立于国家科技发展的潮头,不断前行!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