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赵彬彬:船舶工程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三个“深化”——扎实推进人才培养
作者
赵彬彬
来源
船舶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16

分享

船舶工程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位为“三源”:一是贯彻为党育人总要求的落实之源,二是聚焦基础研究促创新的活力之源,三是创新育人模式促发展的改革之源。以“三源”为牵引,流体所通过三个“深化”,为国家培养船海领域高水平人才。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之前,流体力学系列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应用交叉融合不够、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传统教学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体系不强。新工科建设要求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改变传统讲/学传授模式。流体所首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将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类课程的知识点重新梳理,把船舶静力学、船舶耐波性、船舶操纵性、海浪理论、海洋浮体水动力学5门核心课程,合并为 “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1门课程。并且,打通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特色专业课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流体所在课程改革中,强化学科专业交叉、创新实践、综合评价等环节。

二、深化教育教学创新

流体所主动探索虚拟教研室模式,承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跨5个基层学术组织,共11名教师;承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课程跨4个基层学术组织,共14名教师。 利用云端平台,每周由课程负责人召集进行教学研讨,发现问题及时改革, 并且主动吸收中船集团船舶专家课程内容建议,适应时代要求,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推进研讨式教学,流体所首先创建信息化船海教学资源。全国率先完成“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慕课资源建设,全国率先改革船海流体力学类教材和讲义,《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两本教材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流体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研讨式” 教学促进教与学主体转换。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慕课资源自主学习,校内、国内、国际教材“货比三家”。课堂上,先由学生进行竞优主讲,之后师生、学生之间进行质疑提问研讨。课后,师生利用智慧树和微信群,继续互动研讨。

流体所在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聚焦航运、海防热点事件,让学生通过实验还原真实海上场景,并让学生结合船海流体力学知识,开展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撰写船海流体实践报告,面向全体师生完成小组答辩。

流体所以分数为牵引,创新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其中,学习过程评价(20分):阶段考试、课堂主讲,二者择优激励。批判思维评价(20分):指课堂竞优主讲,鼓励批判思维。实践能力评价(20分):指实物模型制作、现象分析、软件展示。兼顾传统评价,即期末考试(40分)。

通过深化教育教学创新,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课程入选黑龙江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021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被推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倪宝玉教授获第二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业大赛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赛。

三、深化科研育人导向

教师甄选研究成果,让学术热点进课堂。如段文洋教授国际首创的泰勒展开边界元(TEBEM)理论,进入了流体力学教材和课堂;帮助船舶工业部门应对国际海事法规新要求,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绿色低碳环保实际问题与课程结合,激励学生专业报国热情。

学生融入创新探索,和老师一起解决行业“真问题”。如国际联合工业项目(JIP)“背对背”极端海浪计算中,我校程序代码计算精度国际排名第1;解决船舶工业部门在极端海浪中的船舶最小推进功率计算难题;支撑我校“极端海洋环境波动场前沿科学中心” 建设。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