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倪宝玉:抓好“团队建设”根基促进“科研”高质量发展
——关于把握好“科研”与“团队建设”关系的思考
作者
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倪宝玉
来源
船舶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02

分享

学校科研工作研讨会开幕式上,校长姚郁在讲话中指出要把握好“科研”与“团队建设”的关系,指出的问题和给予的建设意见,都为船舶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团队建设”这一根基问题,结合学院正在开展的“团队科研状态”调研分析座谈,学院梳理了团队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结合本次科研工作研讨会精神,学院将不断加强团队建设,促进科研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学院特色高水平团队。姚郁校长讲话中指出要打造高水平团队,尤其指出团队的引人和学缘结构问题。这也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前期的岗位聘任和团队调研中我们就已经发现,学院存在生师比过高,新鲜血液缺乏,学缘结构合理性差,团队构架单一等问题。例如我院某团队平均年龄45岁,缺乏新生力量,逾7年未引进新教师。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短缺的师资力量间的矛盾,成为该团队的首要矛盾。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思路。一是积极引进和培育拔尖人才,同时要注意优化学缘结构,避免“近亲繁殖”,夯实“童子功”,打造人才汇聚高地。目前学院部分团队转型比较快,开始积极引人,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招聘活动,关注兄弟院校优秀毕业生等,在引人的破冰行动中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将继续加大力气推动人才引进工作,成立引才小组,充分发挥各团队、学院国际引才专员和团队引才专员的作用,积极推进国际和国内人才招聘及宣传等;成立重点地域或院校的校友群,与兄弟院校的副书记沟通,跟踪赴外校的本校优秀毕业生、关注兄弟院校优秀毕业生;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渠道,制作学院和团队宣传推文和“二维码”,鼓励全员参与人才引进工作。

二是优化团队成员构架,梳理明晰各类队伍发展路径。讲话指出,一个好的团队应该由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和外聘人员四部分组成。学院认识到,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压到专任教师身上,这样会导致教师的疲于奔命,例如海试、报账等事宜应该交由专职科研人员和外聘人员等完成。此外博士后是博士毕业后创造力最强最旺盛的阶段,博士后不仅能给团队带来新鲜思想也会给团队带来前进动力。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将继续推进“梳理明晰各类队伍发展路径”的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各个团队的调研和座谈工作,引导团队进一步解放思想;疫情允许后,将按照计划赴上交、华科、西工大等兄弟院校调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借鉴优秀做法,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三是促进团队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团队国际合作水平。在团队调研中发现,学院团队还存在着交流合作开展不充分的弊端。这里的交流合作既包含团队内的,也包含团队间的;既包含国内的,也包含国际的。例如我院某团队就存在国际人才在发挥国际合作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讲话中指出要强化合作,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化交流合作,不断增添发展动力;与合作单位共谋发展,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将进一步加强引导,梳理重点国合院校,充分利用好学院高层次平台,充分利用学院CSC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充分利用海外教授资源,联合攻关国际合作项目,指导学生解决国际最前沿问题,加强团队在国际、国内、团队外、团队内的深层次合作,促进交叉融合,共谋发展,联合育人,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四是培育领军人才梯队,建设有温度有情怀的团队文化。部分团队的人才断层比较严重,老一代的教授面临退休,而年轻一代的业绩平均,后备领军人才尚未突显。为了加强团队梯队建设,学院将进一步引导强化团队的责任担当,培育领军人才梯队。重点培养拥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能够勇于担当起“国之重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战略科学家人才梯队。在已经建立的高层次人才储备库的基础上,加强后备人才的培育,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通过重大任务攻关锤炼团队,给青年人压担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返聘老同志,以老带新,传承老同志的思想和资源。学院也将继续为团队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和环境,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提高教师获得感和成就感,建设“有温度有情怀的学院文化”。

船到中流当奋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砥砺奋进、赓续“船”承,不断加强团队建设的根基工作,凝心聚力,锐意奋发,支撑学院、学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编辑:朱虹  审核:朱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