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第四届核能博士生研讨会在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孟琰彬,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副主任严军,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端锋出席开幕式。
研讨会以“数智化新质生产力助力核能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学子,旨在为核能领域的博士生和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分析展望核能及核技术发展前景,研讨数智化新质生产力与核能科技及产业的深度融合。

韩端锋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特色,以及核学科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学校将以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挖掘核科学领域的发展潜力,厚实关键科技要素和战略技术储备,深化与海内外学者的合作交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为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孟琰彬指出,目前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推动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带动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也为核工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青年才俊以研讨会为契机,与前辈对话、与同行切磋、与时代共振,在“国之重器”的影响中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核学会会员会展部副部长陈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未来核能领域的骨干与中坚力量,博士研究生们肩负着推动核能技术创新、引领核能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希望与会的年轻学者以创新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核能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核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分会理事长庄火林表示,当前,全球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核能正经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融合赋能与深刻变革。面对机遇与挑战,他向青年学者提出三点期望:锚定前沿,深耕核心技术;跨界协作,贯通创新链条;立足全球,彰显中国智慧,勇闯核能数智化科研“无人区”。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尚民表示,本次论坛主题,既是响应国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号召,更是直面核能领域技术攻关、安全升级和效率跃迁的现实需求。希望青年学者在论坛上充分交流,为数智技术与核能科学的交叉融合贡献更多创新智慧。

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钱天林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中国核学会指导,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分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核学会核电运行与应用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中国核学会高温堆分会、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下属各相关分会、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核学会、《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协办。大会设置会议主旨报告和7个分论坛报告等环节。

于俊崇院士作了题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担好历史重任》的主旨报告,他从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讲起,以“两弹一星”精神为脉络,深刻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时代内涵,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勇攀高峰,为核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核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就学术前沿、热门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作了精彩报告。
在分论坛报告环节中,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30余家单位的240余位代表参会。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线观看6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