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正式发布,2023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前30强榜单揭晓,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卓越表现首次跻身榜单,位列全国第21位,较2022年实现跨越式跃升,成为本年度榜单中进步最为显著的高校之一。这一突破体现了学校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强劲发展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优化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对接平台,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持续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跨越式进阶:成果转化奏响“哈工程奋进强音”。2023年,学校以前沿技术为锐利先锋,以市场需求为精准导航,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搭建高端转化平台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战略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实现质的飞跃,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实现关键性突破。
生态化构建:打造产业转型“哈工程赋能引擎”。为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依托环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聚焦海洋工程、智能船舶、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优势领域,精心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两年累计推动数百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前沿科技成果开辟了一条高效、畅通的转化通道。
机制化创新:激活科研创新“哈工程澎湃动力”。通过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运营,学校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筑牢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知识产权壁垒;积极探索“技术入股”“收益共享”等多元转化模式,推动科研团队与市场实现精准对接;通过举办高端成果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社会资本、产业需求实现高效匹配,形成了“创新-转化-反哺”的良性循环,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更加开放、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