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我校2001届校友叶聪主驾“蛟龙”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
这一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安全返回试验母船。此次下潜最大深度达7020米,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17时41分,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新纪录的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
7000米深度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最大设计深度。北京时间24日4时30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团队举行了试航员出征仪式。5时,下潜试验正式开始。5时24分,潜水器布放入水,5分钟后开始注水下潜。8时55分,“蛟龙”号下潜深度已达7005米,随后在7015米的深度第一次坐底。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中,经4次下潜试验就突破7000米深度,说明潜水器性能稳定,海试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他说:“这支队伍是一支英雄的队伍!”
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说:“今天,在我们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时候,喜闻蛟龙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向叶聪、刘开周、杨波3位潜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12时55分,航天员成功“驾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蛟龙”号潜航员在海底向神舟九号送上祝福:“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叶聪2001年7月毕业于我校船舶工程专业,进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工作,现任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室总体结构组副组长,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质量师、建造师和试航员。他是我国载人深潜领域潜航员专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日前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