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梦想年代 财智人生
作者
汪广雨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3-05-23

分享

本期嘉宾:刘世英

嘉宾简介:刘世英,财经传记作家,畅销书策划人,北京大学国际EMBA。北京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赢智汇财经出版中心总编辑,《总裁读书会》电视访谈节目出品人。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著有《分众的蓝海》、《谁认识马云》、《在路上》、《杨伟光的央视岁月》、《成功由我》、《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等等,主编“梦想年代,财智人生”系列、60年代60人系列、《赢在中国》系列图书等。

1.问:您接触过很多成功人士,您认为他们的成功有哪些共性?

答:在我接触过的成功人物里,他们身上都具有着独特的品质,然而他们的成功却有相似之处。主要包含四个要素,即“知道”、“相信”、“行动”和“坚持”。“知道”是指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无论是曾经的“坏孩子”马云,还是被传诵一时的“神童”张亚勤,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积累,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础;“相信”是指我们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行动”要求我们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能够把事情做到位,具有一定的行动力,并把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坚持”是指我们在认准目标后,要持之以恒,要有不服输的韧劲,只有坚持打井的人才能喝到甘甜的井水。张亚勤生病坚持高考,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马云创业经历了“50道坎”,最终才取得了今日的辉煌。

2.问:商业模式和创业者本人的内在品质哪个更重要?

答:我更愿相信创业者本人的内在品质是更重要的。商业模式是可以复制的,而创业者本人的品质是独特的。投资人往往看重的是领头人的潜质,他们投资的是人。给大家举个例子,阿里巴巴原来并没有商业模式,可是孙正义在了解到马云的故事、愿景和事业追求后,最后还是坚持与马云合作。如果我们仅从盈利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创业道路上是走不远的。有句话说得好,目标写在钢板上,方法写在沙滩上,目标往往比方法更重要,工作愿景往往比商业模式更重要,“支付宝”的创立就是马云商业愿景的实现。因此,创业者本人的内在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行动力的人,比商业模式重要得多,因为后者可以调整,而前者则不可复制。

3.问:大学生适合创业吗?

答:坦白地讲,大学生离创业还比较远。大学生往往处于我所说的“知道”和“相信”阶段,大学生现在应该做的是知识积累和思维锻炼,应该更多地注意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和自信心,知道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自信来源于自知,来源于知识的积累,所以你们平时一定要加强学习。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不局限于课堂知识,只要是对你们真正有用的,你们都可以去认真学习。

其实创业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创业往往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那叫做谋生,而不是创业。所以说,创业是需要基础的。但“大学生离创业比较远”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尝试着向创业的方向去发展。凭借自己的人力资源、凭借自己的智慧成果去实践,我个人是比较支持的,兼职、勤工俭学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徒有一番创业热情,就不太合适了。

4.您曾经也是大学生,能否谈谈当时的理想?

答:其实我没想到会走上记者这条道路,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做策划。但我一直比较注重锻炼自身的实际能力,尤其是锻炼自己的文笔。我在读大学时比较活跃,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我当时认为成为一名校园记者是一件比较光荣的事情,于是便参加了学校的记者团,经常会投一些稿件、做一些人物采访。有很多时候事情只是机缘巧合,但是如果我们不认真做好分内的事情,也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后来我做过职业记者,采访过很多名人,大学期间的学生记者经历为我的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在座的同学们,还是那句话,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积累,尽可能地去学习一切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