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真
13年的时间,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团队从5个人发展到20人,学术方向从船用发动机的单一控制到系统控制。从“柴油机综合电控”荣获国家科技奖走上人民大会堂,再到申请并承担“低速机工程”“两机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学术方向凝练,以建设高水平团队、产出高水平成果、支撑高水平发展为目标,紧锁学术前沿、一步一个脚印、蓬勃发展。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凝练学术方向
2015年“船舶柴油/LNG双燃料动力系统关键技术”走向产业化,哈船动力公司成立,并得到黑龙江省5000万资金支持,这是团队继2009年“柴油综合电控系统”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的又一技术突破。“最近,我们正在积极向省里、国家申报组织鉴定,希望拿到国家奖项,这也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在团队负责人马修真教授看来,紧锁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重大项目,团队才能望远做实。
“通过和企业对接,我们很早就锁定了船用发动机自主研发领域。”继“海洋强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系列国家战略和倡议提出后,2014年,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便以关键技术负责人身份,承担了“低速机工程”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同时成为国家重大专项“两机专项”船用燃机的基础科研主要支撑单位。马修真教授认为,要努力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向承接和引领转变。
“2004年以来,团队就采取封闭讨论的方式,每次开会两至三天,凝练学术方向。”马修真教授认为,学术方向的凝练是团队“航海出行的罗盘”,也只有如此,才能“匹配”上国家重大需求。经过多年发展,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动力系统控制与测试技术,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过程中,自身学术方向进一步细化,从传统的转速控制,细化为“燃料喷射”“发动机燃烧”“发动机控制”,向船舶动力系统控制的多目标优化方向挺进。
依托重大项目 加强人才培养
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2004年组建,从组建之初的5、6人发展到今天的20人,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建立起一个年龄、职称、学科、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支团队目前有20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10人、讲师4人;16人拥有博士学位,3人在国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12人有出国进修经历;其他高校毕业生14人,占比70%。
“团队实力强、平台好,人才也就愿意到你这儿来”。对于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来讲,每一次承担重大项目和产出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意味着团队在慢慢成长扩大变强,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于此。目前,动力装置电控技术学术团队不仅汇集了国内985、211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还有来自日本京都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鲍曼大学等诸多知名大学的海外人才。不同的专业背景、学缘结构,通过共同承担的项目,加深对前沿领域的探索,成员之间彼此获益,成长更快。今年,这支团队计划再引入2-3名的海外高级人才,团队发展将再添活力。
“我们一直尽可能地按照现有的条件去培育优秀的青年人才,希望在未来的2-3年内,在长江、杰青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马修真教授认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竞争非常激烈,全能型的人才,就像没有“短板的木桶”,除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天赋、水平,还需要平台等外部环境的支持。当前国家对人才评价的体系,正从注重高水平论文发表,慢慢转向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支撑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这对更加偏重工程实践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个利好趋势。
团队文化和硬件平台建设 一个都不能少
“我一直非常关注团队的文化建设,像我们这种年轻的团队,更是要从细处着眼,一刻都不能马虎和松懈。”马修真教授认为,团队里聚集了不同学校的优秀人才,他们传承了不同的优秀文化和优势技术,团队集众人所长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但如果团队没有形成主流文化,没有形成合力,个体身上所具有的独特传统和个性,就会造成对立和内耗,对团队发展不利。新的团队怎么融合发展、怎么达成共识,这些都是考验。马修真说:“我一直和团队里的每个人强调,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那样,每个人都要有大局意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每个人都成为大项目的牵头人是不可能的,大家要形成共识,慢慢磨合,尽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发展的空间。”
“一些985高校投资渠道很多,他们转向到海洋领域后,条件上和研发上可能很快就超过我们。放眼未来,我们有很大的危机感。如何保住我们多年积攒下的行业优势地位和影响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做为团队的负责人,马修真教授常被这个现实问题困扰。动力研发偏重于工程实践,而实验研发条件投资额度巨大,动辄需要上千万甚至几个亿,除了通过国家的渠道争取外,靠课题组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但缺乏相关平台,就会影响科研和承担任务的开展,也会影响成果产出。马修真教授说,“我们现在有了科研任务,但在实验研发条件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兴海学术团队是学校特色学科体系建设的主力军,用马修真教授的话说,“获得兴海学术团队这个称号,对我们来讲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要不断努力,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