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国家媒体密集报道十九大代表杨德森院士
作者
李凯 金声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10-23

分享

我校杨德森院士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一批国家媒体和黑龙江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密集报道其科技报国、献身国防、保卫海疆的先进事迹。

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以《打造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为题报道了我校杨德森院士“为船为海为国防、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先进师者风范和党员形象,记述了其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这片人才沃土成长为水声工程领域先驱翘楚的先进事迹。

10月10日教育部公众号“微言教育”以《走进教育党代表杨德森:是好老师,也是一名“战略家》为题展示十九大代表、杨德森院士投身水声科研、培育人才的风采。

10月21日中国科技网以《杨德森院士:为保卫蓝色海疆打造水下“千里眼”“顺风耳”》为题,10月22日《科技日报》以《杨德森:打造水下“千里眼”》为题,全方位立体化报道杨德森院士科技报国、自主创新、献身国防的先进事迹。

10月22日《科技日报》头版头题《基础研究之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十九大代表谈加大投入强度和人才培养力度》,报道杨德森院士“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加大投入强度为了‘坐得住冷板凳’”等观点。

10月2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题《“颠覆性技术”写入十九大报告有何深意》,报道了我校杨德森院士带领团队从基础研究做起,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颠覆当时国际通用的传统声呐原理,研制出全新的矢量声呐,使我国水声研究一举跨入国际第一梯队的先进事迹,有力论证了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0月23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头题位置以《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为题,报道我校杨德森院士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对中国水声人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自信心与决心。

10月1日起,黑龙江电视台循环滚动播出我校杨德森院士身为基层十九大代表献身科研、科技报国的先进事迹。

新闻链接:

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打造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0/16/content_487052.htm?div=-1

10月21日中国科技网《杨德森院士:为保卫蓝色海疆打造水下“千里眼”“顺风耳”》:

http://www.stdaily.com/zhuanti01/201719da14/2017-10/21/content_586012.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通讯员金声李凯本报记者李丽云

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用大半生时间做了一件事——为保卫蓝色海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古语云“千曲晓声,万剑识器”,他为此已不知是千次谱曲还是万次试剑。

身为中国水声技术发源地--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授,杨德森院士对记者说:“海洋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万里海疆的海洋大国来说,海疆不强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强大,打造海洋信息获取与防护体系,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坐多久冷板凳都要执着坚守

杨德森院士曾被水声前辈们称为“拼命三郞”。

“水声”就是对水下声波的发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中声学特性及应用的研究。简单说,就是研究水下的“耳朵、眼睛和嘴巴”。作为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研究,“水声”被各国海军列为高度机密的前沿领域。

最大限度地对水下航行器减振降噪,提供最大安全隐蔽性,最灵敏迅速地捕捉对方的噪声声波以此知己知彼,打造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杨德森院士的科研梦想。

那些年,船舶行业遇冷,水声专业更冷,很多水声人纷纷出国或下海,但杨德森院士硬是带领团队,驻守水声领域,啃下矢量水声技术这块硬骨头。

1997年,杨德森院士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我国首套“矢量声呐”,其重量、体积和能耗远不及普通声呐,但目标侦测距离却大为提高,使中国成为继俄、美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作为我国水声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技术,“矢量声呐”大大提升和改善了我国声呐装备技术,社会与军事效益难以估量。

想搞科研难免要脱一层皮

杨德森院士所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最大的水声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常被誉为“中国水声工程事业的摇篮”,水声行业中60%的专业技术人员、70%的高级专家从这里走出。

杨德森院士办公室走廊的另一端是他的老师、“中国水声元勋”杨士莪院士。杨德森的导师、老一辈水声科学家何祚镛教授评价说:“杨德森从讲师到副教授,从副教授到教授都是破格录用,要想干成一个课题,肯定要脱一层皮。” 老一辈水声人严谨求实的作风和“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

杨德森院士说:“做科研都会经历一个漫长、寂寞、辛苦的煎熬期,这个阶段或许几个月、几年、十几年,或许就是一生。但只要有收获,哪怕没有最终结果,甚至失败重来,也非常有意义,只要能把科研再推进一点点,脱几层皮都值得。”

水声技术试验经常要到海上去做,一出海就是几个月,辛苦程度非常人难以想象。杨德森院士是试验场上的常驻将军,遇到海况较差、试验船颠簸的时候,无论如何晕船呕吐,都要完成数据的记录分析。试验船空间狭小、空气浑浊,中暑、晕船甚至发着高烧也要接收声音信号,通宵连轴地完成试验。南海考察,甲板温度高达50度以上,烫得没处落脚,淡水告竭,他和团队成员就把压水仓漂着油污的水烧开喝;青岛海试,天寒地冻的码头,电烙铁烫不开焊锡……

在杨德森院士带领下,一系列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引领着我国水声领域的技术进步。他的团队获得“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还作为全国五强之一获得“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

杨德森院士不喜欢渲染科研的辛苦,他说: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不在于工作多辛苦,而在于是否有面向研究方向前沿的开拓能力,是否能在科研遇到困境时披荆斩棘,是否有引导行业发展方向甚至学科发展方向的战略眼光,所以他一直努力在做有开创意义的工作。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拓宽学术视野,修第二甚至第三外语,他自己期期不落地阅读声学界的权威期刊。

80年代中期,国家集中力量开展装备声隐身问题研究。杨德森院士作为成员承担噪声振动测试任务。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在该领域发展需求,马上开始着手编写教材,在校内首开“噪声控制”课程,并尽可能地给学生“捞干货”,把科研取得的成果直接引入教材,科研数据做成投影胶片。

2011年,杨德森指导博士生撰写的博士论文《基于矢量阵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以直接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和本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教36年,杨德森培养了64名硕博生,所带团队得奖无数。

前不久,他基于水声领域多年工作积累,再次掷地有声,提出:必须迅速提升我国海洋信息与技术领域科研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迅速解决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匮乏局面,否则将影响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进程。他亲自带领团队着手研究整合相关学科力量,积极推进“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加快提升我国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常对他的学生说:“关于中国的版图,有人说像一只雄鸡,作为水声人,我们觉得它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因为祖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等待着我们去保卫和开发。”

(科技日报哈尔滨10月20日电)

10月22日《科技日报》《杨德森:打造水下“千里眼”》: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10/22/content_380221.htm?div=-1

10月22日《科技日报》头版头题《基础研究之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十九大代表谈加大投入强度和人才培养力度》: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10/22/content_380225.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0月2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题《“颠覆性技术”写入十九大报告有何深意》: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10/23/content_380288.htm?div=-1

10月23日《人民日报》《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0/23/nw.D110000renmrb_20171023_1-05.htm

文章录入:U3_meitigongcheng 责任编辑:小飞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