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际化
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树立了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理念,以提升学校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任务,不断提升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经过6年的发展,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院系的主体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学科建设核心要素的国际化进程,全面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竞争力——人才培养国际化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国际化人才既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学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渠道,开展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组织推送实习生的工作,初步形成了机关与院系联动机制,学生出国境交流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在籍学生长短期出国交流763人次,其中本科生达到269人,比2016年将近翻了一番。国家级“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项目数量和入选学生规模得到大幅度提升。
除了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外,学校也开辟联合培养新渠道,鼓励院系和基层学术组织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探索建设中外联合培养人才试验班,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中去。学校与法国勒芒大学共建的“哈工程-勒芒中法声学班”在水声学院正式运行,首批15名学生进入培养环节;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本科教育项目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评估;重点推进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在船海核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人才联合培养以及联合学院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轮机工程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通过英国轮机工程学会认证,获批成为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PMP)的合作培养单位,标志着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与世界接轨。
为提升学校软实力与国际形象,以优势学科专业为特色,学校着力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海一核”领域的“知华派”留学生,打造“留学哈工程”品牌。学校推动国家原子能机构与教育部共同设立“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并唯一入选首批委培单位,为核电出口目的地国培养高端人才;是“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委培五所高校之一;“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先后加入“中俄白大学联盟”和“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稳定在1400人规模,学位留学生比例超过46%,学校来华留学工作通过国家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加强文化输出是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学校与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联合设立了孔子学院,并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对加强中乌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学校每年主办的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作为高水平品牌赛事,覆盖地区广泛,影响力强,打造了高校特色品牌文化。
深度与广度并重——科学研究国际化
科研国际化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学校重点围绕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安全4个学科群,多渠道争取更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进优势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六年间学校新增“面向工程应用的微结构功能光纤创新引智基地”“船舶动力创新引智基地”两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至此,4个学科群均建有一个111引智基地,实现4个学科群全覆盖。同时设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后有8个基地获得学校立项支持。
围绕4个学科群,学校深化与国外大学、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展多项科技合作。以2017年为例,学校分别与美国、俄罗斯开展科技合作,牵头的“冰区气垫平台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被动耦合控制的流致振动新型可再生能源研发”“压水堆燃料组件瞬态热工水力行为联合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复,项目国拨总经费达1462万元。6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通过技术验收,使学校在水下通信、船舶推进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海上浮式风电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三海一核”领域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为了促进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的沟通与交流,学校牵头成立了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组织(ICNAME),推动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合作。ICNAME现有中、俄、新、法、英、日、韩、乌、葡、泰等17个国家的理事单位33家,以及观察员单位29家,在智能船舶、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工程、水下机器人、船海领域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创新与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国际间协同创新,搭建了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学校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获科技部认定。而在核学科方面,学校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国际顾问委员会,汇聚15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为推进学校核学科建设、促进我国核科技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提升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和知名度,学校每年主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十余次,持续扩散自身影响力。2017年,学校首次在英国伦敦承办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科技创新合作系列活动,向中英两国领导人及各界代表展示了学校海洋科技创新成果。
在加强与欧美国家交流的同时,学校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战略伙伴国家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持续推动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哈尔科夫国立大学、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学学会、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远东联邦大学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在船舶与海洋、信息通信技术、材料以及核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学校成立的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工信部智库名录,是工信部智库名录中唯一专注于国别区域研究的智库机构。
请进来,走出去——师资队伍结构国际化
无论是一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还是一流的国际化科研,都离不开一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工作,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海外高层次智力引进工作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我校通过国家和校级“111”引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柔性人才引进等各类引智计划和项目平台,积极引进、邀请海外高层次专家和学者来校工作、访问和讲学,发挥国际合作对教学、科研的促进作用。来校开展合作交流的海外专家层次和数量明显提高,每年资助项目单位聘请国境外专家300余人次来校交流与合作,成功引进深海工程中心等多个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团队等高层次外籍专家队伍也成为学校师资队伍有益补充,扩大在校外籍教师数量。六年里累计获批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40项。
除了“请进来”高水平师资力量,学校也大力支持国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出去”,鼓励他们积极到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吸收国外高校的优秀做法和宝贵经验,提升国际化视野,增强教学和科研能力。自2012-2017年,通过国家公派和学校公派等渠道,选派429名优秀骨干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开展长期进修与合作研究,其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人数连续几年稳定在40人以上,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研修经历教师比例显著提升。
学校还通过修订并完善教师因公出国审批管理及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资助政策和资助类别,鼓励教师开展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仅2017年就支持在职教工短期赴国境外执行公务、参加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活动等393人次,其中资助教师参加国际会议119人次。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支撑学校建设“双一流”和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创新交流,力推与世界一流圈层研究机构开展创新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创新驱动”“海洋强国”“核电强国”等战略需求,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动力、海洋信息、先进核能与核安全4个学科群建立国内协同、国际合作的联合研究中心,完善“三海一核”领域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由自发向自觉、被动向主动、零散向系统、盲目向有序、借鉴向创新转型,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院(系)和基层学术组织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为关键的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