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雷锋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青年一代如何学习践行雷锋精神?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喆琼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7年,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中,保密学院殷轶平获得了“实践组织带头人”的称号;同年,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等3个集体荣获第八届“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汪楷、范天祥、李彤荣获优秀个人;近日,我校“汇流·班助一”贫困儿童陪伴成长计划喜获省大学生公益创新创意大赛金奖……走在志愿服务的大道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们以弘扬公益美德、传承工学新风为主旨践行雷锋精神,为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3月24日,省委书记张庆伟来到黑龙江省博物馆调研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与志愿者一起,向游客发放宣传画册,并与他们亲切交流。张庆伟强调:“虽然我们来自不同行业,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江志愿者’”。正在博物馆做志愿服务工作的我校信通学院学生王晗旭见到省委书记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心情特别激动:“志愿者活动我会一直坚持,还要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以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践行当代雷锋精神,服务公益、奉献社会。”
王晗旭只是我校众多志愿者其中一员,学校一直注重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2000年,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下设小红帽、小海豚、小火柴等15支品牌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扶老救孤、助医助学等志愿活动,截止目前,省志愿者平台我校注册志愿者15801人。
学校志愿者们数十年如一载,坚持在志愿服务一线,做一颗颗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的一生只经历过22个花开的季节,但他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雷锋精神如同金子一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学校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青春志愿行,雷锋在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周活动。
法律进社区、社区互助、敬老爱老、贫困地区支教等,无论校内外都能够见到志愿者们的身影,航建学院组织了图书馆书架整理志愿服务活动,将书架上的图书整理的条条有序,为后续同学们借阅书籍提供了便利;材化学院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种植绿萝,将绿化深入社区,呼吁居民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自觉爱护社区公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幸福家园……2018年,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助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团聚爱心”等大学生公益活动立项300余项;协助开展“3·5”学雷锋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9次;与市一院对接开展公益讲座4次;完成2018黑龙江省高考咨询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13项。
践行西部计划心系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而实施的。自2010年,我校已选拔9批优秀毕业生组成支教团队前往吉林汪清、新疆青河开展支教工作。除此之外,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前往吉林等多省贫困县开展志愿支教工作。
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代表谭静对支教生活至今难忘,在远离家乡和学校,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甚至陌生的语言,支教团的志愿者们都要克服,他们要进行团队建设、开展教学服务、设计特色活动和组织宣传,谭静说:“相当忙碌、相当苦涩,但也相当充实。”在研究生支教团大家口碑相传着这样一句话:“我要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们克服困难,在服务岗位上勤恳踏实,认真工作,多多交流,群策群力,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在支教过程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敬业”的精神,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情系困难群体奉献诚挚爱心
在学校志愿者活动项目中,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志愿活动项目占了很大的比重,到贫困县进行支教、陪伴空巢老人、资助贫困青少年,志愿者们以青年人敏锐的视角关注社会,勇担时代重任,为困难群体送去爱心与温暖。
“大手拉小手”“情暖童心”是我校特色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项目,共12个院系的团队参与了此项活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宁姜蒙古族乡好新中学是一所全日制乡村中学。当地学生普遍家庭贫困,接受教育的意识薄弱。志愿者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服务的同时,注重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开展“班助一”帮扶对子,让更多的工程学子加入帮扶队伍,为当地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步入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以求了解校园以外的世界,对社会做出贡献。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城镇等地,从文化、科技、卫生等事业开展实践活动。同学们以青年人的担当与爱心奉献社会,他们陪伴空巢老人,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他们帮助留守儿童重拾童年的快乐,用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他们走进社区、村县进行普法宣讲,以青年人的责任感维护公平正义的力量……多年来,“团聚爱心”“星光行动”“汇流·班助一”等一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项目,因其设立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社会效益好,已成为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品牌项目,带动了一批有志青年、帮助了一批弱势群体、赢得了社会对学校的尊重。
开展社区援助参与社会服务
在几百个志愿服务项目中,远到走进西部、走进偏远山区、走进贫困地区,近到市区的社区、火车站、医院、校园,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们愿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学校倡导志愿者要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将志愿服务长期坚持下去。在社区服务方面,仅在2018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开展了200余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20余支服务队与本市20余个社区的精准、交叉式对接,累计开展了近40项特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微尘服务队完成了与永平社区、红平社区等的长期对接,在毕胜社区敬老活动中,输送近50名志愿者。船舶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六支服务队创新性开展“向日葵课堂”“社区助理”“法律知识讲堂”等十余项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相关社区的一致好评。
船舶学院的“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与哈工程地铁站建立共建协议,帮助外来市民指导购票并指引方向,同时在假期期间与哈尔滨火车西站签订服务协议,指引旅客购票取票,为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减轻车站压力与负担。信通学院“心通”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前往黑龙江省博物馆义务做讲解员,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将龙江历史文化推广。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项目改革,探索开展志愿服务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哈工程特色品牌之路,涌现出“心通”“小红帽”“小蜜蜂”,刘喆琼、殷轶平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以青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奉献社会,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焕发着永恒魅力的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