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学的力学知识诠释个人小我与祖国大我的关系,用亲身经历讲述国家扶贫攻坚带给百姓的获得感,用生动的案例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来由思政课教师阐述的话题,如今的讲解者变成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这些由学生从朋辈视角演绎的思政课,来自12月1日在启航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的首届“我的一堂思政课”大赛。
大赛由校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比赛现场,学生上台当老师,老师台下当学生。来自10个院系的近20名学生,为全校师生带来了19堂微型思政课。每堂限时15分钟的微课,被学生们讲出理、讲出味、讲出彩,可圈可点,让全程6小时的赛程变得饶有兴味。
“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和平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的学习研究中,‘翻转课堂’的形式使我们身份转换,体验‘教与学’的不同乐趣。我们的思政课由我们自己来讲,体会和感受更加深刻。我更加认识到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入探索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研一学生黎敏说。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上讲台,我深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难度和挑战。教案的设计、ppt的制作,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琢磨。怎样才能使课堂更加生动,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让课程兼具高度和深度,都是思政课要面对的问题。比赛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提高能力、认识不足。今后我会带着梦想与热爱,做一名优秀的思政人。”获奖学生李思琪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潾教授指出,大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为同辈上课,让思政课更加“可亲、可感、可传”,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参赛选手在微课中进行了生动创造,把思政理论知识用更加通俗易通的语言、更接地气的案例、精彩有趣的课堂展示讲给身边的同龄人。他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要不断思考、不断提高,在回望初心、牢记使命中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诠释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学生的视角了解到同学们对于思政课的需求。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经历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去感知思政课的魅力。同时,参赛选手用精彩表现拓宽了我自身教学内容的设计广度,也激励我们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们创造愿学、乐学、会学的机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朝辉说。
大赛历经初赛、决赛两个阶段。为增强微课教育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安排,统筹策划,初赛前组织多次培训,决赛前提供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专业指导,使广大学生实现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
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学校《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师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引领大学生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经典、悟原理,发挥朋辈教育功能,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