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射船离港的第3天突遇阵风9级恶劣海况,平均风速达到18m/s,伴随着雨水和上浪,甲板也很潮湿,行走都很容易摔倒,两个年轻人却从集装箱跑出来,蹲在甲板上重复着熟练地操作。“对于发射船来说,这是难得的情况,这个数据将会为保障火箭海上发射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日前,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南部海域,以“一箭五星”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点火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在此次发射任务中通过对发射船甲板、火箭发射架等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对我国海上发射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长十一火箭点火升空
不顾个人安危,他们在狂风暴雨袭击的甲板上抢数据
2022年3月,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接到协助完成“一箭五星”海上火箭发射测试任务,需要应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振动噪声试验评估系统。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助力海上发射,2年前,这个年轻的团队就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全过程的冲击响应数据采集任务。
海上发射不同于陆基发射,复杂的海洋环境对火箭运输及发射过程安全性的巨大挑战,因此,对火箭发射船动态响应的数据监测尤为重要。
▲长十一火箭整装待发
此次海上发射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的“一站式”发射,与此前任务相比,工作周期大大缩短,团队需要在24小时内布置完成所有测点,这是约为2000米量级的数据线布置。
团队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优化算法、升级系统,仿真计算、布置测点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具有监测经验的成员无法到达现场,种种因素给了团队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分工合作,多项工作齐头并进。”高聪介绍。针对此次任务的特殊性,团队研发的振动噪声试验评估系统需要长时间稳定地完成大量数据采集。团队结合第一次的实船测试经验,对系统进行程序化开发,经过一轮轮的算法优化、调试,升级后的评估软件终于达到了设计预期指标。
另一边,为了克服疫情影响,有实战经验的同学为进入现场的三位同学开展试验仪器远程培训,通过一个月的准备,三位同学掌握了测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点。同时,四位研究生对火箭发射船冲击响应进行对标分析,经过半个月的反复计算,排除了半数以上非必要测点,找到冲击振动响应的薄弱环节,为现场高效布置测试点做了充分准备。
“同学们,布置测点时间紧迫,必须选取最有意义的测点先行布置!”“测试现场可能会大雨,一定要做好设备、传感器的防风、防水工作!”测试团队郎济才研究员和王娜高工说。虽然团队成员大部分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哈尔滨,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让前方同学和大后方配合默契,团队顺利完成了各项监测工作。
▲团队郎济才研究员和王娜高工现场指导测试工作
然而,发射船离港第三天时,突遇阵风9级的恶劣海况,集装箱外狂风暴雨呼啸而过。尽管仪器经过了完备的防风防水防浪措施,但王逸纯和汪世界两位成员还是很担心传感器和数据线能否能经的住雨水的侵袭。他们更加明白恶劣海况下发射船的监测数据十分珍贵,这组数据的获得对于发射船基础参数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二人决定迎难而上。由于风雨交加、海况恶劣,即使在发射船上行走也很容易摔倒,团队成员冒着危险,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战,测试团队完成了对发射架、甲板动态响应等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测试,获得了第一手实船测试数据资料,填补了国内恶劣海况下发射船结构及发射架动态响应等基础数据的空白,为我国首艘海上发射船的建造提供基础参数,也为后续火箭海上运输及发射提供参考依据。
▲团队学生进行现场测试工作
4月30日,团队协同“山东省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完成了此次海上发射船船体和发射架的结构振动、应力应变、冲击噪声等关键数据监测任务,有力地保障了海上发射安全,为促进我国海上航天发射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用最新的科研成果育人,解决真问题,培养真科研能力
很难相信,这个能够研发出与国外知名振动噪声试验评估系统精度相当,实现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的团队,主力都是学生。
团队指导教师庞福振介绍,与大学生做科创项目不同,学生进入团队后,老师就在引导同学们进入真实的科研项目中解决真问题,大到国家级项目,小到横向课题,每位同学都从鲜活的一线科研中汲取营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科研项目凝练学术问题,把握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
学生们进入团队时都要明确“7个1”的努力目标:干好1科研、发好1篇文、申好1专利、写好1个本、谋好1件事、把好1方向、带好1个队。从什么都不懂开始到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中坚力量,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庞福振介绍,目前,团队中90%以上的学生都有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工程项目等课题经历,近一半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科研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带队。
没有科研任务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虽然大家的分工和研究方向不同,但是在科研过程中,同学们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大家紧密围绕船舶减振降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船舶结构振动噪声、船舶结构动力学等基础及应用研究。为了同一个目标集智攻关,即使是疫情阶段,同学们也经常往返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出差进行技术调研交流,放弃寒暑假休息时间,长时间进行科研攻关,一轮轮优化算法,反复修改、调试、试验,最终突破了激励载荷分析、模型简化、边界条件模拟等关键技术。
高聪介绍,“团队从2008年开始从事船舶及海洋平台结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与控制研究,从刚开始人员少,设备少,没有任何门路,到逐渐发展壮大,到如今实现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系统核心关键技术100%自主可控,经历了两代人十余年的奋斗努力。”
而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毕业后实现了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实干 “零差距”和“无缝对接”,如今,团队学生毕业后大多就业于高校、中船集团下各科研院所,可以在入职的短时间内胜任科研工作,已经有一部分在单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团队独创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为“做科研的一把好手”
大部分同学刚进入实验室时都没有任何科研经验,常常会一头雾水,而团队有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
起初,刚到团队的高聪都说不清楚自己的领域搞的是什么研究,有什么用,老师告诉他每周至少精度2篇文献,浅读10篇文献,“追求深度与广度的结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科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最开始读第1篇论文时你可能没有任何头绪,读到数十篇论文有一点想法,再到读完数百篇论文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靠着阅读文献,与老师、学长探讨,高聪入了门,并慢慢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陪同老师实地进行振动噪声测试时,高聪意识到船舶减振降噪设计是一项技术难题,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掌握一种船舶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然而一种方法的提出应用需要找到其理论基础,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几个月。看到团队师兄们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地,他也曾怀疑,是否要在自己的方向上继续下去。
“科研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科研工作中不要怕错误,通过反复计算、试验、修改,确保科研工作的质量。”团队有一个“传帮带”的传统,高年级学生在一线科研任务中对低年级同学进行传授经验,高聪的师兄通过自身经历分享,让高聪明白,科研就是要坐住冷板凳。他静下心来,再次投入到基础理论的推导中。
团队有一个被新成员称为魔鬼时间的固定活动,那就是每周都会开展的组内学术交流会议,老师会和同学们探讨在科研工作和实践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不管是新成员还是老成员都要发言。起初,新人很不适应,但是慢慢地,在这种近乎严厉的“逼迫”下,同学们被推着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从打破窘境,到逐渐熟悉,再到侃侃而谈,潜移默化中,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科研项目就是要不断磨砺、发现、总结,每一位同学都要经历由惑至不惑,由无知到有知再到深知的过程。”如今“过来人”高聪这样勉励团队新成员。高聪用稳扎稳打的科研积累成功完成科技成果鉴定一项,发明专利七项,参与我国10余型装备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已成为团队骨干,在一次科研任务中,被上级领导赞扬“是做科研的一把好手”。
近年来,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团队学生获中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