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一艘满载中华民族希望的红船从嘉兴南湖扬帆起航. 它点燃了一颗星火,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如今它已驶过了一百年的历史,载着中华儿女,从低谷走向复兴,从贫弱走向富强.百年历史沧海桑田,理想初心坚定如初。进入新时代,它依然勇立潮头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离不开优秀党员们的无私奉献。兰考脊梁焦裕禄、铁人王进喜、援藏干部孔繁森……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奋斗凯歌。我的身边也有很多爱岗敬业、爱党爱群众的共产党员,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一名扎根农村,教书育人的乡镇小学老师的故事。
我在一个小乡镇长大,镇上只有一所小学,我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六年时光。那时很多的人和事我可能已经渐渐淡忘,但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我当时的思想品德老师。他是一个健壮的农村汉子,皮肤因为农活被晒得黝黑。他的嗓门特别大,虽然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但是还是给人一种很凶的感觉。他是从农村的联小调任到我们的学校的,第一次见面时,我和同学们都比较怕他,但经过几个学期的相处,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思想品德课在我们当时的小学并不受到重视,之前的老师大都只是带我们读一读课本,但是他不一样,他在上课前会认认真真地备课,甚至准备地比一些当时的主课老师还要用心。在完成课本内容的讲述后,他还经常穿插一些校本教材的讲解。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一个爱国将领建立的。一股莫名的自豪之情在当时小小的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他也经常和我们提起他童年的故事,他家里兄弟姐妹很多,他在家中算年纪较长的,要照顾弟弟妹妹。当时家里过的比较困难,让所有的孩子都去读书是不现实的。他的大哥把机会让给了他,自己留在家里和父母干农活,养家糊口。于是他一边用功读书,一边帮助家里的长辈分担一些劳动。讲到这里时,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他常常和我们讲,我们今天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不必为学费烦恼,是他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功劳,不仅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要感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这个常常在课本中出现的,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原来就是她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啊。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我的心中扎根,也坚定了我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记忆中小学的暑假是漫长而惬意的,自从他来到我们小学,每一年暑假,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乡间小路。对于老师来说,每年暑假的家访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家里有一堆干不完的农活不说,还要顶着烈日,一家一家地走访,搞不好还要吃闭门羹。但是他每年都主动承担大部分学生的家访任务,学生中谁家的经济情况比较困难,谁的家庭出了变故需要援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当家访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学生时,他会先去小卖部,买一些油面等生活用品再登门拜访。当学生中有父母离婚或一方病故的情况时,他会单独和学生的家长就如何疏导学生的情绪进行交流。他有时也会下地帮一些学生家里收割小麦,家长们对他都赞不绝口。我们的乡镇背靠一条大河,暑假是学生溺水事件的高发期,每次家访时他都千叮咛万嘱咐,有时还能看见他和几个老师在学生经常野游的区域巡逻。
我小学毕业后继续在当地的乡镇寄宿制中学读书,然后考入了县里的高中,便很少再听到小学老师们的消息。去年寒假回家时,从同样是乡镇教师的母亲口中得知了他去世的消息。他大概快要到退休的年龄,女儿也刚刚结婚,本应在家等着抱外孙,他却闲不下来,向学校申请了延迟退休,继续在工作岗位发挥余热。在一天忙完了学校工作回家后突发脑梗,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师岗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伤心,脑海中重新浮现出他讲课时的身影。我想,这就是一名乡镇教师的典型写照吧。他们淳朴善良、踏实能干,可能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不标准,可是他们身体力行,帮农村孩子们扣好了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他们享受不到鲜花和掌声,只是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教书育人。他们的学生,有的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扛起家庭的重担,当他们回想童年,总会记得那么一个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他们也会将这份希望,永远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