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了这街,想去看看那桥。
想起刚刚母亲对我说的话。
“刚吃完饭,顺着门口这条街去散步吧,顺便去看看那座桥。”母亲在晚饭后如是对我说,“你不是以前最喜欢这街与桥了吗。”
我当时想了想,确实许久没有好好地看过这条街街尽头的那座桥了。听说最近翻了新,着实令人好奇,却又意兴阑珊于老家十几年一成不变的景致,
于是我迫于母亲的坚持不得已答应了这个要求,却晚饭后坐在外婆家门口的石阶上,闲闲偷懒,看着面前邻居家的小孩在门前的青石板路上玩耍。外婆家的街道很特殊,不像现代小区一般处于一个封闭安静的环境里,所有人的家都修在街道的两旁,邻里间开门开窗就能见到。有时门敞着,邻里间就这么相互看着,笑着。
外婆家的电视就在大门内的木柜子上,小小的一个,是时代淘汰的产物了。却播放着时代的变迁。
2300多年的漫漫发展道路,让新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李白、王昌龄、王渔华等历代文人墨客为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远古韵味的稻作文化、傩文化代代相传,至今保存完好。而改革开放后,这里与外界地交往越来越多。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出这里,带来了外界新鲜的视野,又回归故里,将故乡一点点地发展得更好。几十年的艰辛,在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兢兢业业的带领下,一个个县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许多人摘取了贫困的帽子,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在汗水与激情的昂扬中奔向小康。
恍惚回忆起幼时的我与朋友们也总喜欢在面前的这条青石板路上,蹦跶着高喝着李太白的诗,一背下来就仿佛有了可以炫耀的对象一般,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比来比去的。有时头也会模仿电视上的文人,脚下呈八字腿站定,把头一下下拗过来,拗过去,背完诗时就跟着点点头,并不自知地自我夸奖着。
街道附近的邻里间的老人家搬个小板凳,坐在板凳上谈着自己眼里所见的变化,笑眯眯地奖赏我们这一群小孩一把糖,一边说着“乖啊乖啊”的温言软语,一边逗着他们玩耍。有时小孩贪玩不愿意回家,这时路边的老人就会悄悄把小孩拉到黑暗的角落里,用赶尸人的传说吓唬他们,小孩儿们害怕却又好奇的大眼睛引得路过的路人不自觉地发笑。
我正陷入沉思,母亲却已经从里屋走出来,一把拉起坐在台阶上的我,道:“让你去散步怎么还在这,躲懒不是?”
我冲着她嘻嘻一笑,转身就往门外跑。
踏着青石板路,我偶尔张望四周。
周围已经很少有人敞开家中的大门坐在马路旁饭后嗑着瓜子观看来往路人,也很少有人摆一个简易的棋盘,围上一堆人弈上几局过过瘾。更多的是紧闭的密码门,偶尔通过拉紧的窗帘上由于屋内的灯光透露出来的剪影能够判断出这家还有人在活动。
脚下的青石板路据说是由于打算发展成景区,全部都换上了新的青石。新生儿比起旧的青石板更为平整,不带岁月的坑洼的风霜,不带生活俗世的风尘。街旁曾经与破旧青石路捆绑在一起的木危楼,用一根根巨大的木柱撑在街上苟延残喘。房子上贴着“危房勿近”的字眼,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新鲜的如笋般拔地而起的水泥楼。记忆中木房上连着石板上青色斑驳的苔藓如今只顽强地存留在街区的墙角。
顺着苔藓的纹路看过去,在左手边的墙角的拐角,有一摊常年挂在墙上的黑色油渍,而向下蔓延至青石地板的油渍由于换了新的青石板从而被突兀地切断了。
一张锅架突然被架在油渍旁。一个年迈的老妪站在锅架前,熟稔地将一口油锅放在锅架上,忙碌地将手中搪瓷盆中的面糊用陶瓷大勺舀起,然后轻轻一倾,上下晃了晃,一团面糊就圆圆润润地进入了油锅,冒出“滋滋”的声音,附近飘起一阵白雾,裹挟着面糊的香味。
“婆婆,怎么还在这卖油炸粑啊。”我认出是儿时就在这摆摊的卖油炸粑的老妪,上前打招呼。
“你这小妹仔莫不成也是吃我的油炸粑长大的?”老妪笑眯了眼,“我过来喂喂你们这些看起来就知道是从外地来的找不到小时候味道的小孩儿,我家的店子都已经开到这条街尽头那座风雨桥的旁边啦!”
“真的吗!居然已经发展得这么好了。”我惊喜地看着老妪洋洋得意地晃了晃头,又接着对我说道:“政府扶持发展啦,给我安排了门面,还让我好好发展我的这门手艺,共产党人的领导就是好,发展也不忘带上我这样的小老百姓。”
老妪极力邀请我去街尽头的桥旁边看看她家的店铺。她还送了我几个刚炸好的新鲜出炉的油炸粑。用简易的油纸包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烫手,就在双手间颠了几下,才险险拿稳。
由于美味的加持,脚步也变得格外的轻快,在平坦的大路上行进,感觉没走几步便看到了那座桥。未到夜幕,黄昏却近了。
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它依然屹立不动,暗黑色的木头节之间互相凑紧,仿佛获得新生般嫁接在一起,难以割舍,难以分离。
侗乡的风雨桥,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身以巨木为梁。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承担着厚重的历史,它却不改其貌,不曾张扬。默默地立在河道之上,守望着一方水土与一方人。在夕阳的照射下,不显老态龙钟,反而风韵犹存。
桥旁的景致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那般,早已换了新的模样。
作为上桥踏板的巨大的不规则青石块已经被切割平整,以前踩上去,如果由于角度不对,石块会跟着人一起抖一抖,许多人曾被抖下过这块石头,如今像是示威一般,将它黏在地上,它再也不能闹着小性子一般胡作非为,也免去了许多人摔得个四脚朝天的惨剧。
老妪家的店铺就在桥旁边,在逐渐到来的夜幕下闪着灯光,蒸腾的热气散向天空,像人们追逐发展一样追逐着天空。新漆的红墙格外的鲜艳,彰显着鲜活的生命力,而门槛前已经排了不少人,许多面孔竟是旧相识。细细一看,不少竟是那条街上的邻里。
“今天也要来买?”店内一个年轻的服务员将手中的油炸粑包好递给面前的一个中年女人,中年女人接过油炸粑,笑笑:“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太行,想吃却不能像以前一样坐在门口等你的妈妈来卖了,我来买点给她带回去吃。”
新人间的互动却带着旧时的韵味,就像旧时的风雨桥边满是时代前进的印记。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而精神生活的富足不仅受红色文化的培育与熏陶,还植根于一方水土的相互扶持。建党一百周年,无数的成就与喜悦,此刻尽数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许多小城镇也跟随着时代发生了自己的变革,砥砺奋进,时代的前行就像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众志成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几十年的发展,许多地方已经不同于记忆中的模样,我站在桥上,手扶着已经磨损了许多的圆木扶手,感受着它坚硬中带着柔软的温柔,脚踩着会发出沉闷响声的木质桥地板,看着周围挂上的电力锦灯,明亮却不突兀。
夜已深,顺着河看过去的远方已经灯火通明,明明灭灭地闪烁。
我所爱的这街与桥,这座小县城,一定还会再变的。变,是街与桥;不变,亦是街与桥。景致会变,而不变的,是砥砺前行的意志,是初心。
我离开了这街,与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