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生有所欢 死无所惧
作者
2014105317 孙梦尘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12-21

分享

最近我经常有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每每提及生死,都会想到殊死关头的英雄们,想到他们“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的大无畏。虽说“死生亦大矣”,然而人生在世,生须有所欢,死亦无所惧。

生有所欢,意味着我们要有想去珍惜和追逐的人事物。人生的长河难免波澜,倘若一味埋怨,不仅对解决问题无所裨益,反而会让自己内心郁闷,造成一系列“错过”与“悔恨”的恶性循环。我们要学会搜寻生活中值得高兴的事,让自己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流经风平浪静亦或是惊涛骇浪,看到希望,从而拥有快乐。或许,现实的生活和想象中很是不同,但现实的生活才是真实可触的。我们可以想象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把握当下,珍惜现有。当我们学着去接受并享受生活,哪怕一声虫鸣、一片叶落都能成为美的源泉。温暖午后,携三两好友行游,虽无物质却也惬意;下雨天,外出计划虽被打乱,却依旧可以享受窝在沙发上看电影的乐趣,亲手做几碟甜点的满足。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没有机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如果能将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活得欢乐而有希望,我们也让生命充满了意义。

而死无所惧,并不是逞匹夫之勇,罔顾性命。看透死生,才是一种超脱豁达的心境。李白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确,人生一世,难逃一死,所以,我们不惧怕死,同时也更珍惜生。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类无法抗拒和逃避的宿命。当面对死亡时,有的人惊慌失措,他们总在渴求时光倒流,一切重新开始,然而,有的人却能够平和坦然。因为他们深谙终有一天会死去的事实,早在自我终点将要到来时做好了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他们对所做过的事问心无愧,心满意足。我们没有必要为终有一死的结果而担忧害怕,而要将这种对死亡必然性的认识转化为生命过程中的动力,我们虽然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是却能扩宽生命的广度。

电影《死亡诗社》里有一首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当我们思及生与死的问题时,总会把思维导向生命的留痕的方向,我们可能不会名留青史,但我们却能享受生的欢欣,坚持死的尊严,或许,这就已经展现了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脆弱,让我思考“应该怎么样活着”而不是“为何我们会死”。生有所欢,死无所惧,或许,这才是面对生死的最佳态度。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