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家是最小国 国是最大家
作者
2014011416 王小乔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6-23

分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一本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史书典籍,一处处风景宜人的名胜古迹,都彰显着历史的奇特魅力。历史如同一坛老酒,在光怪陆离的偶然或必然事件的酝酿之下散发出诱人的醇香,浅酌一口,又觉回味悠长,其中奥妙不可捉摸。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每一个家庭之中。在我平平凡凡的小家里,也有令人回味无穷的一些老故事。

“梅花欢喜满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1957年,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家中本应该留下的口粮、种子、饲料全部上缴——为了填补严重夸大的粮食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缺口,导致整个村子粮食短缺,公共食堂无米下炊。

那时的外婆只有13岁,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公社食堂“领饭”,听着肚子的抗议声期待着饭点儿的到来。当时,整个村子的人都去大食堂吃饭,所谓的饭其实就是稻草碾碎后,制成的一个个二两重的饼,而这一个饼就是当时人们的一顿饭,根本没人能吃饱。强烈的求生欲望迫使大家冲出家门觅食,大自然成了人们唯一的寄托。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去山地里挖树根、拔野菜,后来是普通的草,最后只要是绿色植物通通都会被吃掉。

“大跃进”导致的粮食短缺,加上各地浮夸成风,导致这种苦日子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

“日出而息,日落而作”

三年苦日子过去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村里开始允许每家每户在自家做饭,圈养一些鸡鸭。唯一不变的是全村人还是一块儿干活,实行生产队这种组织形式。听外婆讲,那个时候他们每天的报酬都是以“工分”来计算,每天一个壮年男子最多可以领到12分,而妇女劳动力一日大约能领到6、7分。为了撑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外公外婆勤勤恳恳,一天到晚干个不停,几年之后分别当上了村里几百号人的生产队长和妇女队长。

在生产队当队长的外公,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挨家挨户地去叫村民们上工,对当天的任务进行调度分配,晨钟暮鼓,不知疲倦。而外婆这位妇女队长则主要负责协调村里妇女的一些事宜,有些事情男同志不宜出面,则由妇女队长出面去协调解决。外婆家里的条件,当时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是少数能支付起家中所有孩子的教育费用的家庭。听妈妈回忆说,她上小学时一有时间就回家帮着干活,刚到家干不了多久又得急忙赶去上学。可这也没办法,家里负担太重,兄弟姐妹们都要上学,她不得不竭尽所能减轻外公外婆身上的重担。

因为生活困苦,妈妈屡次向外公外婆提出了想辍学的想法,可每一次都被严厉回绝了。在外公外婆看来,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受到教育。因为他们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能让孩子们有朝一日走出大山,看见更加广阔的天地。就这样,全家人齐心协力,度过了这艰辛难忘的几年时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83年初,土改之风吹到了湘西大地,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每家每户都按照户头分配一定的田地和山头,自给自足,激发了农村的活力。

从那以后,生活有了新的面貌,日臻向好。听妈妈讲,当时他们每个星期还会有零花钱,虽然不多,但也满足。每逢过年过节,家里还会买点儿肉来改善一下生活。有时肉没吃完,妈妈和舅舅们便把剩下的揣在兜里,饿的时候便随手掏一块出来吃,想必在那时的妈妈心中,那就是人间最美味的零食了吧。

小家之景折射了大国之形,这种“包产到户”制度的实行,改变了旧的经营管理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浪潮席卷神州地,万里江山锦绣春”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地经济特区的设立,给妈妈这一代人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妈妈说,那个年代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就去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打工,一心想着尽早挣钱、贴补家用。妈妈也一样,在19岁那年独自一人外出闯荡,来到了市里的一家纺织厂做工。虽然工资不高,生活仍在一天天变好。除了支付衣食住行等基本开销以外,妈妈每个月都会把剩余的工资寄回家里,减轻家中的负担。

妈妈这一辈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我们这一代人见证的则是“从有到精”的一个飞跃。在我的记忆里,时代的进步更多体现为科技的飞速发展。从胶卷式相机到数码单反,从“大块头”电视机到超薄液晶大屏网络TV,从“小灵通”到智能手机,生活品质的飞速提升,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汲取各种资源信息,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从外婆到妈妈,再到我,不同时期家庭的演变,不同辈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我们这三代人所处不同阶段的国家的改变与进步。一个家庭的变迁,是一个时代变幻的缩影,千千万万的国人共同努力推动着历史在曲折中前进,而我们非常有幸见证了国家物质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也肩负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责任。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编辑:赵琳琳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