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院士传记
作者
唐晓伟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04-19

分享

第二节 负笈苏联

苏联科学院是苏联最高的科学管理机构和最有威望的学术研究机构,被称为“苏联科学的摇篮”。杨士莪等一批中国青年前往苏联科学院学习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苏联科学院的“黄金期”,不但有来自国家的强大物质支持和保障,而且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来自意识形态的监督和控制相对较少。

苏联对水声学研究相当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二战期间,苏联舰用噪声站和声呐设备的研制,为打败德国、取得海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苏联研制并装备了现代化水声设备,具有远距探测和长时间目标跟踪的声呐装置。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声学所在研究海洋水声传播和环境噪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一些研究成果甚至改变了海洋声学领域常规的物理概念,并为水声学设备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年后,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振动和声学基础》的课堂上,杨士莪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亲身经历,曾对学生们说:

不少学习声学的同学,常常认为声学基础比较难学。可是实际上声学基础的基本关系式不外乎一个是波动方程式,另一个是由有源波动方程式借助格林公式所导出的克希霍夫公式而已。

波动方程式的定解,需要借助于各有关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这恰好表明实际情况下的声场分布和声源情况以及声源周围介质分布情况有关。声源周边的任何介质情况变化,都会引起声波的散射和折射,从而引起声场分布情况的变化。

俄罗斯学者布列霍夫斯基院士在介绍他的学习经验时曾经说过,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开始时最好选择阅读一本该学科书写精炼简洁的小薄本,建立对该学科脉络的整体概念,然后再根据需要,选择阅读该学科有关的章节。正如学英语不必背诵牛津大辞典一样,学科学不能够选用百科全书做教本。学习就应该像盖楼房一样:先搭框架再逐步进行装修。

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往往会感觉一门课的内容太多、太杂乱,难以把握和牢记;而学习比较轻松的同学则会感觉课程内容脉络清晰,关键内容简洁、系统。实际上所有的理工类课程,其最基本的定理、定义和最原始的公式都非常有限。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各个分支都不过是从有限的若干公理和定义出发,逐步推演所形成。大量的各类数学公式,没有人能够全部记牢,因为有各类实用的数学表册,所以也没有必要去统统记牢,只要熟练数学的推导运算,不难求解所需分析的问题。而熟练数学的推导运算,则需要经过自身的不断训练,别人是无能为力的。物理学家认为:理论力学的基础不过是牛顿三定律,热力学的基础不过是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动力学是马克斯韦尔公式,量子力学是薛定锷方程式……但任何具体问题的解只适用于该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能通过对基本公式的理解,掌握相应的基本物理概念,习惯于结合日常工作与生活,经常向自己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且利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来回答这个“为什么”……

作为海军派遣的进修生,出于职业敏感,杨士莪对于国防方面的研究情况格外关注。随着对苏联科学院声学所逐渐熟悉,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声学所除了理论组、水声室和超声室以外,有两个研究室的门对中国人是紧紧关闭的。一个是声呐设计研究室,另一个是舰船噪声研究室,因为涉及到关键军事技术,所以对外方人员始终关闭。

两扇紧闭的大门,给杨士莪留下了一个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再好的国际关系,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依然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开发,想通过从国外学到、购买等方式得到,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先学会世界上已有的相关领域的科学成就,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这是杨士莪为自己设计的科研之路。

1957年的11月17日是令杨士莪难以忘怀的一天。在这一天,他与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往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怀着热切而崇敬的心情,期盼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此前,毛泽东应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邀请,率领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因而借此机会接见中国留苏学生。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这成为了历史性亲切嘱托的开场白,几乎被沸腾的掌声淹没了。他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教导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其用心之诚挚,希望之殷切,令坐在台下亲睹领袖风采、亲聆领袖教诲的杨士莪感佩不已,倍受鼓舞的他与大家将心声高喊得响彻礼堂——“为党奋斗五十年”“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身处苏联声学所这个世界水声研究最先进的中心之一,杨士莪求知若渴,对于多次“改行”的他而言,寸阴尺璧,必须只争朝夕。他利用这座“近水楼台”,遍览相关文献,而这种“博览”似的阅读使他对声学的认识日益深刻,摸清了水声发展的清晰脉络,也拓宽了他的知识面。

随着学习、工作的深入,杨士莪越发体会到宽阔视野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常对青年人说:

搞学术不能把自己限得太窄,广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产生创新的火花。很多时候,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往往可以成为开启另一个学科的钥匙。比如物理化学、物理生物,用物理的办法去研究化学、生物学,用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物理。这种开阔的思路可以提出创新的方法思路,进而开辟新的领域。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