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院士传记
作者
唐晓伟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04-04

分享

1956年,杨士莪(前排右二)与海道测量专业大地测量

蓄势待时

漫步在有“哈尔滨最美大学校园”之称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五座飞檐碧瓦的教学楼用刚毅的线条书写着这所大学的自传,散发着大气磅礴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魅力。作为今天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和昨天的哈军工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五座教学大楼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巍然矗立。屋脊的啸天虎仰天长啸,中国气派分外鲜明。

五座大楼中,坐落在军工大院北海路边的31号楼是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所在地,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发祥地。一进正厅的左侧,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正厅右侧的墙上铺展着一幅“万里海疆图”,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海疆,仿佛时刻提醒着师生肩负的使命。

1954年春天,时任海军工程系代主任黄景文向学院提出:“凡由海军各部门调来军事工程学院的干部,希望都能分配到海军工程系工作”。根据这个要求,作为基础课教授会助教的杨士莪被调到了海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的目标是为海军培养军事工程技术干部,学员毕业后分配到海军各有关技术部门、领导机关、国防科研单位等。该系设海道测量、舰炮与弹药、鱼雷与水雷、无线电通讯、造船五个专科。第一期学员八十余人。

杨士莪所在的“海道测量”专科下设海道测量、大地测量、航海设备三个教授会(即教研室),很多教员都是刚接触所教课程,对课程缺乏了解,因而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选定及实验等,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杨士莪曾在《难忘的哈军工生活》中写道:

这些教学大纲有的附了参考书,有的则没有,我们就要自己去想办法找参考书,实际上是现做现卖、现学现教。我准备“测量天文学”的课程时,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去借教学大纲里提到的参考书,因为都是俄文,就只能翻着字典硬啃,后来越翻越熟,不翻字典也能把那些参考书都看下来了。

当时,我们海军工程系基本上就照搬苏联克雷洛夫学院的教育计划,培养目标是“对各种军事装备使用维护”的人才。虽然当年哈军工来了很多苏联专家,我们专业也安排了一位,但是他研究的并不是我教的那门课,具体的专业方向存在差异,所以没有太多机会跟他讨论专业,还得靠自己去摸索。令我至今难忘的是,由于教师人才奇缺,我们在哈军工最初站上讲台几乎都是现炒现卖。实际上是一边自己学一边辅导别人,相当于头天晚上自学,第二天到课堂上去讲给学生听,所以我感觉给学生讲课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对这个专业没有那么多实际的体会,所知道的只能是干巴巴、从书本或者材料里头看到的理论和文字记载。但那时候,学生们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士,甚至很多比我年纪还大,很规矩、懂礼貌,不大挑你的刺,如果真要挑刺的话,肯定很容易找到。甚至曾经也发生过这种情况,头一天讲完了,回去琢磨琢磨觉得可能这样讲不太合适,第二天上课就说“上次讲得不是很好,这次再重来”。

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学院才自己重新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那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了。这时候,我们已经教学几年有一些体会了,学院也把培养目标从“维护使用”改成“研究设计”。除基础课按照一般大学本科的基础课设置,专业课更多是结合实际的装备,实验室里也有很多从各部队弄来的实际装备,针对实际装备讲原理、构造、操作、维护和维修。理论和实践是结合得比较紧的。

海军工程系对教师要求严格,“教师不但重视技术,也要重视革命化;不但教书,还要教人;不但注意培养学员成为技术工作者,还注意培养学员成为革命者。”非常重视对学员为国防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培养和要求,学员和教员都是军人,一样都有出操的要求,完全是军事化的管理,按照部队的要求进行培养和训练。新教员在上课前一周,必须亲赴学员班,与学员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便熟悉授课时的对象,并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在海军工程系初登讲台的两年时间里,除了本系天文测量的相关课程以外,杨士莪还给空军工程系气象专科的学员讲授“天文学”,并写过一本“天文学讲义”,这是他的第一本“铅印”讲义,获得了学院教材编写三等奖,他用四十块钱的奖金买了一些书,之后请几位同事下了顿馆子,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

那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都很贫乏,杨士莪每月的工资够买些书,买点烟,之后就要期待下个月发工资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享受每个都很有奔头的日子,在向“强国强军”这个目标前进的路上,他有幸能够充当一颗坚强的螺丝钉。这种价值感带给他的幸福是持久的,并将他在拮据生活中所有的无奈驱赶得无影无踪。

从求学到工作,在大浪淘沙般的“自然选择”中,杨士莪怀着“强国情结”一步步走向了知识更密集的圈层,一点点积蓄着报国能量。他相信,他可以追寻更好的自己;他相信,他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他更相信,渺小如他者,也可以为推动国家前进的巨轮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让杨士莪心中的幸福感浓厚而持久。

军工大院就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树林,在像阳光一样强烈的“强国之梦”的照耀下,杨士莪与周围那么多优秀的同伴一样,都在拼尽全力地向上生长。“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杨士莪默默积累着足以实现自我理想的能力,而命运送给他的奖赏——至关重要的人生机遇,正在向他悄悄地走来……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