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以《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哈工程新学期上线267间智慧教室》为题,报道我校数字化教育改革,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开启智慧教育新征程。中国科技网、东北网、哈尔滨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
新学期伊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智慧课堂上,老师不仅可以一键发起头脑风暴,将随堂小测发布到学生手机上,待2分钟后学生全部提交测试结果,正确率还将实时显示在教师终端,老师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时调整教学节奏。
该校学工处武装部教师于凡说,“传统的课堂大多是几位活跃的同学与老师互动,现在,通过线上抢答、头脑风暴、答疑等功能,老师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实时得到同学们对于课程掌握程度的反馈和评价,从原来老师一个人的单声道知识传授到现在全员参与的立体声,课堂氛围活跃了不少。”
本周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春季学期的开学第一周,学校打造的267间智慧教室,与“教育资源云”的智慧教学环境平台同时投入使用,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
据介绍,智慧教室配备了直播、录课系统,智能摄像头可跟随老师位置移动,老师可在课后对授课过程录制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学生可通过关键词检索,一键定位查看,快速精准回顾课堂中关键知识点等内容,可针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反复学习。
哈工程校长姚郁表示,“‘办大学就是办环境’是哈工程重要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最新出台的《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中,特别提出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传统工科专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凸显教育数字化新动能,不断开辟数字化教育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形成工科‘兴海’,数字‘工程’的数字化教育品牌。”
据了解,在新学期,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基于实践项目进行了书单式选课,课时分配也发生了改变,凡是可以线上自主学习的内容,老师在线下课堂不再简单重复。在线下,老师把以往的大班讲授式课时变成小班研讨学时,开展分组教学、主题讨论、项目实践,全面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度和满意度。
“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向以‘素质能力知识并重’的教育,智慧教室和资源云平台的建设改变了教育的供给与接受方式,为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哈工程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敬介绍说,学生通过研讨式教学可以不断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据悉,哈工程的资源云平台引入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千所高校、13000余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300余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师可对课程进行知识点编辑,链接引用云平台提供的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讲解,生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图谱,而通过知识图谱,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学习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
“不同学科的交叉常常能够催生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未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将不只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应该着重于在更高层次上育人,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化的未来,学生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学会主动思辨,借助先进工具和已有的知识信息去探索未知世界,获得新的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姚郁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视频制作: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