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在黑龙江省的招生计划如何?
史海军:我校2008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招收本科生3200人,比去年增加了100个计划;其中在黑龙江省计划招生660人,比去年增加了50个。
记者:哈工程对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的有什么优惠政策?
史海军:我校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实行“本科—硕土—博士”连读培养。学校将按各专业3%以内的比例,对高考总分超出当地重点线50分,标准分100分以上的考生举行连读生选拔考试,根据选拔考试排名和各专业名额确定“本—硕—博”连读生人选。
首设“陈赓实验班”
记者:哈工程在专业设置上还有新的规定吗?
史海军:今年我校第一次设立了一个“陈赓实验班”,目的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属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陈赓实验班”与其他专业有什么不同呢?
史海军:“陈赓实验班”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的名字命名,它以“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为办学理念,以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办学导向,按照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理学基础,培养学生的理学思维习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
记者:“陈赓实验班”计划招收多少人?
史海军:“陈赓实验班”共分7个班,每班30人,总计210人。其中,2008年我校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招收的学生均为陈赓实验班的学生,另外3个“陈赓实验班”的学生在招收的理工类专业的新生中考核选拔。
“陈赓实验班”的学生暂不确定专业,前3学期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数理基础教育,第4学期根据学习考核成绩和学生本人志愿,在自动化学院的“自动化”专业等7个专业的范围内进行专业选择。
部分专业小语种考生优先录取
记者:听说“核”专业一直是工程大学的特色专业,这个专业今年的招生情况如何?
史海军:我校“核反应堆工程”专业2008年计划招生270人,其中包括“核反应堆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4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入学后前4学期按大类培养,第5学期根据学习成绩和学生本人志愿进行专业选择。
记者:你校对外语语种有何限制?
史海军:我校国防生招生专业、英语专业和中澳、中英合作力学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中俄合作力学专业只招收英语和俄语考生。英语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10分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外语成绩达到及格水平。对于报考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朝鲜语考生和报考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水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俄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