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完成世界最先进工程
14日,记者在“鸟巢”内看到,每个入口的上方都有一块用来引导观众入退场的LED显示屏,而在观众座席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两台LCD显示屏,据了解,这两块显示屏是为了让处于观众席后面的观众能够清楚地观看比赛而设置的。薛勇告诉记者,在“鸟巢”内的80台LCD显示屏和10台LED显示屏,同时,还有24组音箱及1000余个摄像机探头,是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而按照正常的工期则需要半年的时间。
2007年10月份,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0个月的时候,作为“鸟巢”弱电工程总负责的薛勇签署了三份军令状。一份是签给北京市市长的;一份是签给中信集团的;一份是签给薛勇所在的公司。三份军令状的内容都是一样,就是保证在奥运会开幕式之前完成所有弱电工程项目。
签署了军令状之后,薛勇带领他的团队在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鸟巢”安装LCD显示屏、LED显示屏、音箱等各种设备,按照正常的建设进度,100人在这么大的面积进行施工,安装如此多的设备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为了赶工期,薛勇组织了600人的建设队伍,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弱电工程。“鸟巢”的弱电工程造价为2.5亿元,是目前世界上造价最高的弱电工程。
过年的饺子少了家的味儿
工作条件的艰苦,工期紧迫的压力,薛勇都可以承受。但是,对于家人的愧疚,却让薛勇无法释怀。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薛勇都要和妻子回家乡陪父母过年。但是,自从成为“鸟巢”弱电工程的总负责人后,薛勇连续两年都没能回家过年,更是把妻子一个人扔在北京的家中。
2007年的除夕夜,薛勇和他的团队在“鸟巢”的食堂吃了一顿饺子。饺子很好吃,但怎么吃都觉得少了点什么,那是家的味道。然而,最令薛勇感到愧疚的是,薛勇在施工现场和他的团队一起吃饺子,而他的妻子却在北京的家中独自一人度过除夕夜。
2008年的春节,为了回家过年,薛勇提早买了大年初一飞到牡丹江,大年初四飞回北京的往返机票。但是,当他和妻子拿着机票开车到机场后,在准备登机前,薛勇却转身离开了机场,回到了“鸟巢”的施工现场。
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8年8月8日,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也是薛勇最紧张的时候,几年的心血,将要接受第一次考验。
8日一早,薛勇带领他的团队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巡视各种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薛勇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弱电工程,最重要的是音像设备和安防系统,这是“鸟巢”的“嘴”和“眼”。
8日20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当现场所有的观众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表演的时候,在“鸟巢”的薛勇却无暇欣赏精彩地演出。因为他还要不停地巡视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薛勇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开幕式当天,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转,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弱电工程的电源稳定,他们把所有的电源进行了双备份,一旦电源出现了问题,马上启动备份电源,两种电源是无缝切换的,现场的观众根本感觉不到。组建巡视组,主要负责机房、竖井等部位的巡视。同时,组建技术支持组和抢修组。一旦出现设备运转不正常,技术支持组和抢修组能够在一两分钟内完成设备的修复,使观众在观看演出的时候不受到影响。
9日零时,当圣火点燃的那一刻,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转,薛勇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薛勇和他的团队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从15日开始,直到残奥会结束,在“鸟巢”中还要进行一系列比赛,薛勇和他的团队还要保障赛事的正常进行。“这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荣誉,我们一定会做好。”薛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