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哈工程大学博士生杨育圣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俗称捐骨髓),为一名同龄的天津白血病患者提供了骨髓,成为我省第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注射了三天动员剂后,今日13时30分,哈工程大学24岁的博士生杨育圣开始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前,工作人员和有过捐献经历的志愿者向他详细讲解了捐献过程。针头扎进杨育圣的右手臂,鲜红的血液通过输液管进入细胞分离机。经过分离,有用的造血干细胞被提取出来,剩下的血液通过另一根输液管输送回他的左手臂。杨育圣表示,因为此前有过累计献血6000多毫升的经历,所以他不紧张。
杨育圣2006年申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9年“十一”刚过,杨育圣接到通知,他与天津一名24岁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经过高配、体检,杨育圣全部合格。
杨育圣说,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时,他有些犹豫,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后,整整想了一晚。“不影响健康,还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思前想后,上天给了我帮助别人的机会,我应该伸援手帮忙。”杨育圣说。第二天,他给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打去电话,表示同意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