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记者从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到,2010年8月26日,驾驶过“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取得3000米级海试成功的哈工程校友叶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个报告会上表示,普通人在经过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筛选后,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培训即可作为乘客参与下潜。
据介绍,“蛟龙号”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载人潜水器,2010年8月26日,“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取得3000米级海试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据叶聪介绍,并不是每个人经过培训都可以参与下潜,而是必须通过心理、生理、业务知识的考核之后择优选拔的人,经过三到四个小时的培训才能参与下潜。
【同期】“蛟龙号”潜航员叶聪:我们进行的三到四个小时的培训首先要征求他们的信息,就是说他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果他有心脏、呼吸道或者这方面的疾病,另外他有传染性的疾病,还有身体有特殊气味,这些东西,不能接受;另外,我们会对他们知道的舱内的分工,你做到哪个位置,做什么事情;另外就是在应急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潜航员他不能执行任务,他丧失了行为能力,那么接下来是由谁来执行什么样的任务,让潜器回来。
叶聪告诉记者,美国已经进行了5000多次下潜,下潜的人非常多,通过网络都有记载。为潜航事业服务过的潜航员也已经接近上百位,其中有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推销员,他们都是因为热爱海洋,对深海潜航感兴趣转投潜航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