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3名潜航员之一的叶聪,近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作报告时介绍说,潜航过程中的饮食就像野炊一样。叶聪告诉记者,潜航过程中的饮食非常宽松,就像普通的一顿饭,并没有特别之处,工作人员还会征求下潜人员的意见,让下潜人员吃的舒心。
“蛟龙号”潜航员叶聪:一个是我们在出海以前会征求下潜人员的意见,就是他有什么喜欢吃的啊,有些排斥的啊,就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我们过去采购,另外呢就是有些人他可能不喜欢那种方便食品,他如果想在船舱不有厨房吗,带俩馒头也是允许的,或者他要是想吃什么三明治啊都允许。就一顿普通的午饭,就像国庆节你去野炊一样。
据叶聪介绍,宽松的饮食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没有周末,也没有8小时工作制,而是必须要完成任务,所以整个安排都很紧,还要应对从海面到海底的舱内温度变化。
作为“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和中国仅有的3名潜航员之一,叶聪于2010年7月13日担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首次突破下潜至海底3759米深处,并创下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
2010年8月26日,“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取得3000米级海试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