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人民网: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留华学生汉语文化大赛
作者
佚名
来源
人民网
点击数
652
更新时间
2011-11-15

分享

留学生们表达自己努力学习汉语的决心。

短剧《西游记》的彩排现场。

汉语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正因为难学才会吸引很多外国留学生前来探寻汉语的奥秘。日前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里就举办了一场以了解汉语文化为主题的留学生汉语文化大赛。

汉语文化大赛分为初级组和中高级组,其中初级组设置朗读和表演环节,中高级组设置演讲,猜词和表演三个环节。据介绍,汉语文化大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每学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活动不仅考察学生的汉语水平,同时也考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留学生们和老师都十分重视这项比赛,从朗诵,演讲以及表演准备的内容上就能感受得到,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文学,民间风俗,人文地理等等。初级组的学生虽然只是朗读,但在朗读的同时都精心挑选了适合的背景音乐并且配上适当的图片,使单调的朗诵变得很鲜活,很有意境。

中高级组的演讲环节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要数来自韩国的留学生金映佑。他的演讲题目是《跟我学绕口令》,很多绕口令中国人都说不好,可是金映佑却可以如鱼得水般说的非常流利。私下里他就喜欢到处是汉语的生活环境,喜欢听中国歌,看中国电影,甚至还喜欢根据MV中的字幕,推测其中的故事情节。在学习汉语的一年半,可以将拗口的绕口令说得字正腔圆,节奏感颇强,却还是觉得自己的水平有待提高。他说中国文化可以体现在汉语的每个小地方,很深奥,很神秘,韩国文化有些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汉语文化大赛中,最吸引人的是短剧表演环节,体现的不仅仅是语言功力,还有他们的表演才能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D1班的群口相声《普通话》排练现场,韩国女生李承喜俨然一个专业艺术指导,她大声指导着大家的神态和动作,其他人都按照她的意思认真练习。开场的“大家好!我们是D1班”一个动作,就策划了好一会儿。如何转身,手势怎么摆都有一番讲究。她说演什么就要像什么,必须要有“中国范儿”。大男生金龙宫一改往日严肃形象,把忸怩作态的女生演绎得十分传神,一个“嗯~”就让人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第二遍...第三遍...他们不厌其烦地练习着,力求把动作做得整齐利落,发音标准有气势。

D2班的短剧《西游记》,留学生们把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剧本吃透,然后对号入座。悟空的机灵,唐僧的善良,八戒的好色,沙僧的忠诚,都在他们的表情里透露出来。唐僧低声细语,双手合十,大声喝道:“你这泼猴!”八戒眯起色迷迷的小眼睛搭着白骨精的肩膀说:“美女,我有房有车有事业,要不要考虑一下我?”都令人忍俊不禁。他们喜欢声调跌宕起伏的普通话,也喜欢发音有趣的东北方言,更喜欢充满灵异色彩的传统神话,他们深深为中国的五千年语言文化精髓着迷,在学习汉语的海洋中乐此不疲地遨游着。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的教师张爽介绍说,在排练的时候,留学生们都很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耐心地纠正着不足,一遍遍排练下来,仿佛这间教室已然是座无虚席的会场,而他们就是舞台中央最夺目的明星。他们的认真令人动容。作为旁人你也同样会为他们的执着和简单的快乐所感动。同学们以汉语为工具,热情地在节目排演过程中交流着,各种文化的冲撞在汉语水平提高的同时迸射出璀璨的火花。中国今日的风采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汉语传遍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爱上了这个古老富有魅力的国度,汉语作为文化的桥梁,传播的使者展开双翼飞向全球,像磁铁一般吸引着乐于将目光驻足于此的世人。汉语热生生不息,中国的未来辉煌高远。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杜宏权说,举办汉语文化竞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促进对汉语表达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设置比赛的环节中,我们有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七届,并且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品牌活动。学生们通过汉语搭建桥梁,在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编辑:U3_meitigongcheng  审核:U3_meitigongc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