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赵猛)入冬,冰雪覆盖的路面让身体健全的人都很难应付,盲人单靠一根小小的盲杖更是寸步难行。我市现有6万多盲人,如何破解盲人出行难题?
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看到,自动化专业学生刘世昌研制出“电子导盲犬”已参与了多项机器人竞赛,功能基本可以替代导盲犬。刘世昌介绍说,他的发明更像一根手杖,整个设备从开发到制造,共计投入2000多元,深入完善各功能,日后若有望投产,售价也不会超过5000元。
为了一探电子导盲犬的便捷,记者当即用眼罩蒙上双眼,体验电子导盲犬如何指引盲人出行。记者在行进中,不时听到一连串如同公交车报站器一样的语音提示:“下坡请注意脚下”、“上坡,请注意脚下”、“前方台阶请当心”等提示音反复响起,虽然眼前漆黑一片,但记者仍顺利地完成了上下楼梯等活动;手指处的一个按键可启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于室外提供方向指引。对烟雾、障碍、温度变化,电子导盲犬也会发出语音提示,可以带领盲人逃离危险地带。
刘世昌说,目前他的作品尚不能实现真正导盲犬的所有功能,还无法根据马路上的车流带领主人前进和停下,不能自动带领主人回家。据他透露,目前他正计划给电子导盲犬存储符合主人日常活动范围的地图,这样就能根据卫星定位把主人领回家。下一阶段他还将先着手将导盲犬便携化,让其更轻便、耐碰撞。
据市残联提供的材料,我市残疾人有55.6万,其中盲人为6万。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便提出发展“导盲犬”,但是培训一条导盲犬的费用近20万元,其价格难以被市民接受。
虽然有市民建议将退役的警犬培训成导盲犬,但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警犬队队长杨明迪说,警犬与导盲犬训练大相径庭,无法替代。警犬主要是狼犬和史宾格两个品种,狼犬凶猛,史宾格活泼好动,只有拉布拉多、金毛一类性情温顺冷静的犬种才能“胜任”导盲,而且目前警犬大队也没有开展培养导盲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