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生活报:两月造出个“瓦良格”
作者
宋菲
来源
生活报
点击数
1355
更新时间
2013-01-12

分享

听过做航空模型的,做航海模型的,但是你一定很少听过做航母模型的吧?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有这样一群“航母”发烧友,他们因航母而结缘、协作,也由航母开启了他们的梦想之旅。在2012年8月举行的首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上,他们获得了特等奖。11日,记者走进了“航母爱好者俱乐部”,走近“航母迷”,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航母情、航海梦。

从造“航母”到组建俱乐部

石振强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也是“航母爱好者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我从小就喜欢船,高考时我报考了我们学校的船舶专业,希望将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合起来。”石振强说,自己是个海军迷,2011年年初,我国要将原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成自己的航母的消息一传出,“我就激动不已,翻阅了大量关于‘瓦良格’的资料。自己是学造船专业的,为什么不能制作一个‘瓦良格’模型呢?”。于是,石振强找了崔雄伟、姜岸等6名同学,花了2个月,终于完成了比例为1:123,长度接近2米5的“瓦良格”号航母模型。

石振强的迷你“瓦良格”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为了能让更多喜欢航母的同学亲自动手制作航母,石振强决定成立一个社团,名字就叫“航母爱好者俱乐部”。

“航母爱好者俱乐部”成员与作品“瓦良格”号航母模型

专业不限喜欢“航母”你就来

成立社团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崔雄伟、姜岸等同学的支持。2011年9月,“航母爱好者俱乐部”正式纳新,石振强把镇团之宝“瓦良格”号模型摆了出来,立刻引来同学的围观,当天就有10多名同学入会。“我们纳新对专业没有限制,只要喜欢航母、航海就可以加入我们。”不到半个月时间,“航母爱好者俱乐部”就有20余人,现在有成员30多人,专业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主,还有工业设计专业、机电等专业。

“航母爱好者俱乐部”成立后,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学校为俱乐部购买了激光雕刻机、样刀雕刻机等设备,还准备了玻璃钢等制造模型的材料等。“航母爱好者俱乐部”分为信息部、培训部和制作部。“我们的工作都是由自己来完成,培训工作主要是我和石振强、崔雄伟等老成员做。我们的知识也是靠平时的积累完成的。”姜岸笑着说。石振强说:“要是有制作的项目,就利用每天业余时间来做,大家可天天参与社团活动。”

30小时完成船体模型团队获特等奖

正在制作模型( 图片由学校提供)

“航母爱好者俱乐部”创立一年半来,并不局限于制作航母模型,一些水上航行器模型也属他们的制作范围。到目前为止,石振强的团队已经做出航行器十余种。2012年在西北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作品“哈工程智能航行”获得了特等奖。石振强介绍说,这个作品是将感应装置放到船上,船要自由通过水中设置好的8个感应障碍门。感应装置由机电、软件等专业同学完成,石振强的团队负责船体部分,石振强和他的团队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用了30个小时将船体模型做好。姜岸回忆说:“我们相互鼓励,不厌其烦地追求理想的效果。胳膊酸了,手磨破了,指甲里全是灰尘,额头上满是汗水,但谁也没说累。”船体模型完成之后,就交给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感应调试,最后,石振强和他的队友们获得了比赛的特等奖。

谈到今后的打算,已经被保送研究生的石振强说:“创立俱乐部是凭爱好和兴趣,现在则多了一份责任。我会将俱乐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民用船只上来,更贴近百姓。”

原文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shb/html/2013-01/12/content_922143.htm

编辑:U3_meitigongcheng  审核:U3_meitigongc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