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五校201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省内首场今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近200家用人单位吸引了省内外数千名高校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了首批“90”后大学生求职的身影。哈工程招生就业处处长于兴武说,今年招聘单位的层次水平、数量与去年持平,但需求人数减少,招聘门槛提升。

学生们在会场外等候入场。

招聘会现场
学生更喜欢到国企就业
记者从招聘会现场哈工程大学多所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处了解到,合作多年的名企本次依然会到学校招聘,但是招聘规模少于往年。船舶工程学院辅导员李蕊说,学院有应届毕业生400人,目前还有20多人没有签工作。今天的招聘会上仅有两家单位有相关专业需求。但是3月份学院已经开了十多场专场招聘会,招聘企业需求人数少于往年。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辅导员说,“往年招8-10人的企业,今年只招一两个。”
哈工程招生就业处处长于兴武说,学生更喜欢到国企去就业。今年招聘单位的层次水平、数量与去年持平,但需求人数减少,招聘门槛提升。科研院所、大型国企都要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找这类工作要困难一些。此外许多企业除了以往对英语、计算机等学业要求外,有些用人单位的身体检查也十分苛刻。面对就业压力,于处长提醒毕业生,要对就业形势有所认识,先就业再择业,放平心态,调整期待值。
找工作首选家乡企业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个女同学只向哈市的企业投递简历,外地市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薪资多少,她都没有上前应聘。询问得知,该王姓同学1990年出生,是西南大学机电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对记者说,“我家是哈市的,一直在重庆上学。毕业后不想去外省找工作,就想在家门口,这样一是离父母近些,二是生活压力和成本也相对少一些。”
1991年出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测控专业大四的张同学也选择回家乡就业。张同学告诉记者,她家在山东省济南市,她找工作的标准一是看工作的发展前景、薪资待遇,最好在3000元以上;二是看工作地点,“如果工作的待遇相差不大,那么我会首选离家最近的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毕业后选择回家就业的求职大学生不占少数。哈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辅导员李唯一说,“今年很多学生坚持回家就业,这也是往年没有的现象。”
200人抢30个海乘名额
毕业后到游轮工作也成了大学生在招聘会上较喜欢应聘的工作。大连一家船务代理公司招聘国际游轮和亚洲邮轮乘务共30人,一上午吸引了200名大学生投递简历。记者看到在该公司的展位前,聚集了十多个同学,其中还有几名男同学。
该公司经理冯天华介绍,这次他们招聘海乘人员要求会英语,男身高1.70以上,女1.60以上,五官端正,口齿伶俐,并对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飞行员应聘多合格少
由于薪水不错,民航飞行员是招聘会上颇受关注的职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中心受多家航空公司委托,在现场招聘民航飞行员吸引了众多男生投递简历。记者看到,一名男生递上简历,但只说了三句话,招聘人员就退回了他的简历。招聘人员告诉这名男生,由于他的牙齿咬合不齐在飞机上是有危险的。据了解,应聘的学生需要到北京参加体检,体检合格后,由各航空公司进行面试。签了合同的学生将赴美国接受一年半左右的培训,上岗后见习期月薪在一万元以上。现场负责黑龙江区域招聘的张老师说,想当飞行员的学生很多,可是体检却难合格,多是在视力方面被淘汰。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3/23/23431505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