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9月12日电(杨海全、通讯员唐晓伟)9月11,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开幕。来自我国核工业及配套产业、核基础科学研究、核应用技术、核信息、核经济管理等领域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及青年学者等1200余人参会。
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承办。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核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基础研究、核能三代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演讲,同时,核科技工作者就核技术研发、核燃料循环、核电、核技术应用等方向进行了交流研讨。本届学术年会规模大、参与广、形式多样、学科涉及全面,共收到论文1206篇。年会交流主要以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口头报告、张贴报告三种形式进行。
大会还发布了2011年6月—2013年6月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分别为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气体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完全实现自主化和工业化应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利用CANDU堆生产钴-60的辐射-分装生产线正式投产、汤姆逊散射准单能硬X射线源实现出光、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医院中子照射器-I型机完成设计与建造、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成功应用等。
据了解,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是我国核科技界学科设置最全、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每两年召开一次。本届大会旨在搭建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和交流两年来核科学技术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各个学科交流、交叉与融合,促进核科技人才的进步与成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电、核燃料关联产业、核技术产业、核基础科学、核医学、核农学等学科的全面发展,使核技术更多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9/12/nbs.D110000renmrb_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