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交付仪式现场。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0日电(杨海全、通讯员唐晓伟)11月19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参研的国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历经35个月建造,如期在烟台芝罘湾码头交付使用。该平台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主流产品领域已具备标准化、批量化建造能力。
该平台是全球综合性能最高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由“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单位之一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参研的全球资源集成系统。
“兴旺号”采用全球最新海洋工程设计理念,满足全球最严格规范要求,适用于全球90%的海域。该平台采用全球最先进的能源管理和绿色设计理念,使用了DP3闭环、智能变频、滑道逃生、自动除冰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具有拖航水线区域冰区加强、环保和防寒入级符号,达到冰级、环保和低温作业要求。
据了解,“兴旺号”最大工作水深1500米,最大钻井深度7600米,型长104.5米,额定居住人员130人,可变甲板载荷为5000吨,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钻井系统和DP3动力定位系统,6台5500千瓦柴油发电机和6台3800千瓦定距可变速推进器,设计环境温度为零下20度,入级挪威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双船级。
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协同创新中心单位为该平台解决了非对称平台船体水动力分析技术、动力定位及系泊系统设计和分析技术、挪威北海标准下的振动噪声预报及控制技术等诸多关键问题,为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孙丽萍是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七名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作为企业外脑,孙丽萍教授团队在系泊试验与优化分析方面为平台做出重要贡献,使平台较稳定地保持在作业区域,以更好的运动性能进行采油作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夏桂华说:“高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其优势在于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优势在于直接对接市场。以企业为主导,将校、企、院所深度融合,才能让创新的‘花’开出产业价值的‘果’,发挥更大作用。”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4/1120/14/ABGJ747700014J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