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王芝秋。本报记者苏强摄
□本报记者赵一诺
在半个多世纪的舰船动力教学与科研中,激励王芝秋教授忘我奉献、奋斗不息的动力,始终是那一腔殷殷赤子情和一颗拳拳报国心。
2017年4月26日,当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巨龙入海”的时候,坐在电脑屏幕前的年过八旬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王芝秋热泪盈眶。从辽宁号到首艘国产航母,凝聚了数以万计专家学者的努力,其中,在他的带领下,哈工程动力学院的师生们为国家航母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王芝秋教授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系主任,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作为学校舰船动力学科群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参与我国舰船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等多个重大规划,是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2010年他被学校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1999年,当我国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遇棘手的问题时,王芝秋教授只说了一句话:“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最终,他带领科研团队承担了动力系统理论和基础技术分析工作,为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力支撑。
多少年来,就是王芝秋教授那句掷地有声的“工程大学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担当起来”,让动力学院一代代师生团结奋进、薪火相传,把为国担当意识融入到自身的科研、教学中,每当国内行业领域出现问题时,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2013年12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总承的某型公务船动力系统项目,在试航时出现了动力问题,好几个月都没有解决。一筹莫展之际,对方想到了哈工程动力学院的科研团队。得知这一消息,王芝秋教授执意要跟大家一起去现场,这位80多岁的老教授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随队赶到了船厂“救急”。经过6天5夜的奋战,团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最小的调整,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了故障。
在动力学院,有一种力量叫做团队。“做学问、搞科研,必须依靠团队,单枪匹马很难成事儿”。王芝秋教授等老一辈动力人始终率先垂范,做事情拧成一股绳儿,有困难大家一起上。南通中远船务/启东中远海工公司的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DANA项目在调试过程中,碰到了国外进口的货油泵振动超标的问题。此环节若被耽搁,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5亿美元可能付之一炬。外方供货商、船东、船厂等多方努力都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接到电话后,学院几位师生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测试,与此同时,王芝秋等老师多次在哈尔滨进行远程分析与诊断。整个团队加班加点、反复讨论,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并指导了改进方案,项目得以及时交付。
为国担当,使王芝秋教授始终站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谋划。他曾动情地对老师们讲,我们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除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还要培养学生对海军动力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只有培养出顶尖人才,输送到舰船动力这些领域,才是我们这个学科专业最主要的成就。他还叮嘱师生:“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需要,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国家的发展大形势,舰船动力现在到了要推出第三代机的时候,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机遇。”
原文链接:http://sjdb.hljnews.cn/DBNewsAppService_v1.3.0/lookHtmlFromTemplet.do?aid=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