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雪,洁白无瑕,那小小的晶莹剔透的六角雪花里藏着多少人美丽浪漫的想象,于是,他们怀着对雪的迷恋和憧憬来了,用他们的匠心巧手,在一铲一磨间,编织美丽的童话,赋予雪灵动活勃的魂。
他们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雪雕爱好者,前来我校参加首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大赛于12月27日开始,12月30日结束,以“青春”为题,每队四名选手。在这三天里,选手们全力以赴,为我们奉献了一道视觉上的盛宴,同时给我们的心灵也带来了愉快的体验。下面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心声:
来自华侨大学建筑专业的代表队,作品表现的是四只竹笋破土而出,象征春天的勃勃生机。谈起参赛感言,他们说:“第一次参加雪雕大赛,感觉雕雪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一定困难。对体力要求很大,是一项体力活。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干起活来很暖和。我们想看看哈尔滨的冬天,很有魅力。主办方哈工程安排很周到,我们能感受到热情豪爽的东北气息。对于我们的作品,虽然是第一次,我们有好多临场发挥的地方,但是我们会尽量使其完美,展示雪雕应有的魅力。”
来自鲁迅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代表队相当专业,塑造了两只活泼的小狗钻到鞋子里的可爱形象,散发出活勃的气息。他们说:“雕塑是我们的专业,但之前做的都是别的材料的雕塑,做雪雕还是头一回。雕塑做的是加减法,而雪雕只能做减法,有一定困难。工程有些大,感觉身体挺累,但是来哈尔滨雕雪雕很新奇,很有意思。出于对北国风光的喜爱和对哈尔滨独特气氛的迷恋,我们来到这里,并且受到了主办方哈工程的周到照顾,尤其是主办方给配的秘书特别热心,谢谢她,我们不虚此行。”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的代表队以“青春如歌”为题目,雕刻了一个年轻女孩美丽的面庞和一连串飘动的音符,别致新颖。他们的队伍在刚刚结束的2008全省雪雕大赛中荣获第二名,队员年级不等,从大一至大三都有。他们的感触是:“哈工程在雪雕艺术方面很重视,举办的比赛也很有代表性,感谢哈工程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我们自己感觉准备尚不充分,因为好多老师被调走去雕冰雕了,而且因为雪块压得不太实,作品表面有一些洞影响美观,但是我们觉得重在参与,我们会克服困难,争取用磨下来的雪屑填补空洞,达到效果。”
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代表队,继承传统景德镇陶瓷的精髓,作品是一个以苹果为壶身、龙缠绕壶嘴和壶把的“祈福雪壶”。龙象征中华民族,苹果寓意着平安,作品散发着浓浓的中国气息,祈祷2009年中华民族平平安安。他们的想法是:“团队的愉快合作使我们能够克服严寒,我们想的只是怎么把陶瓷的美也能用冰雪表达出来,怎么体现雪极致的美。”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代表队,作品《亡虫》,体现现代都市中幸福的一代被欲望和堕落腐蚀吞噬的现状。他们是几只夜里都拉灯开战的几支代表队之一,问及原因,他们说:“第一次接触雪,第一次做雪雕,对于这种新的材质不是很了解,对于软硬度啦都掌握不好,因此不是很得心应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只好连夜开工,争取尽快弥补缺陷吧。”
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代表队,作品《文明》,塑造了三张面具,分别代表中国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散发出强烈的文化气息。在作品评分之前,队员们很是激动:“以前做过泥塑,从没做过雪雕,没想到雪雕这么大啊,很有挑战性,但是也很有乐趣,加之我们的团队合作得很愉快,主办方服务很热情周到,我们觉得乐趣还是很大的。现在心情很激动,希望我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来自我们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的代表队,作品《猫来了》别具一格,懒懒的老猫来了,一只调皮的小老鼠手托一摞盘子赶紧逃之夭夭,整个作品非常活泼生动。他们是很有经验的一队,但是仍然很认真,一直埋头打磨和修改细节。
来自北华大学雕塑专业的代表队,也是第一次参赛,但是他们的作品表现盘古开天地,甚是震撼人心。由于一名队员受伤,他们只有三名队员在比赛,工作量尤其地大,他们累到身上贴满了膏药。但是他们却笑声爽朗,说:“我们不求获奖,只求争脸,对得起我们的学校,对得起我们自己。”
通过采访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队员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雪雕这门艺术,而且完成雪雕作品要克服严寒、繁重、无法填补等困难,很多队员几天下来身体十分疲惫。但他们的心情很激动,很多队员第一次触摸到晶莹的雪花,沉浸在纯洁的冰雪艺术里,大家的心也变得纯净透明。
比赛落幕了,但雪花依然在飘舞,热情依然在激励着这群热血青年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眼睛赋予纯洁的雪以崇高的生命,这种不朽的生命就是艺术的结晶。
为雪疯狂吧,为艺术疯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