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
陈树华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1018
更新时间
2013-04-12

分享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将兴趣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应不断更新,砍掉那些陈旧的、重复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知识。要跟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设计,忽视了学情,设计再好,教学效果都是失败的。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它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注意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更善于“对话教学”,与学生形成互动和多向交往。具体做法有:

1、根据课堂教学情境,动态地把握课堂教学。分析教材等材料,撰写教案,课上注意捕捉情境性问题,调整预期的教学行为。每次课后进行反思、改进,重要的是听取学生的意见,积累相关素材撰写案例。

2、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并注重突出互动的有效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有质量地参与课堂教学。

3、改变学生被动参与课堂的状况,注重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问题为主导进行学习。

4、不给学生提供唯一“正确”答案,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形式。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寻找多种不同的答案,并且分析答案背后的思维方式;注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看到知识与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关系。

三、制定全过程化的考核内容

注重对学生认知过程和实际能力形成监督和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综合评价。具体做法是:采用课堂随机口试(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课堂平时笔试测验(开卷、可以讨论)、课外综合设计(查阅应用规范训练)、期末笔试考试(有限开卷)等方式有效结合的考试方法,重在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避免“一卷订终身”的弊端,使学生参与程度越深学习成绩越好,形成“我要学,我要学得更好”的主动学习局面。考试总成绩=课堂随机口试(4次累计20分)+课堂测验(4次累计20分)+课外综合设计(20分)+期末有限开卷笔试(40分)。通过制定全过程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所用。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具有启发、感召、趣味性的语言,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课堂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督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