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向“时代楷模”杨士莪同志学习的决定
作者
文轩
来源
工信微报-  工信部联人〔2024〕188号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09-30

分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门,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各有关单位: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同志75年如一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科研团队创建了我国首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完成了“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工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坚实基础;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首个“重力式低噪声水洞”,领导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完成我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引领中国水声走向深海,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龙江楷模”等称号。2024年3月逝世,享年93岁。202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决定,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杨士莪同志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生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是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先锋模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代表。为学习宣传杨士莪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等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当先锋、作表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决定开展向杨士莪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杨士莪同志以坚定的理想追求笃行报国之志。杨士莪同志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铮铮誓言,始终把祖国需要作为人生奋斗目标。1950年,他响应党中央号召,从清华大学肄业参军。1952年12月,作为第一批教员,奉调参与新中国首个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筹建。1956年,受学校委派去苏联学习国家急需的水声学,他从物理改行研究水声专业,从头学起。1960年,他回国在哈军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他始终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70余年扎根东北,潜心水声,引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学习杨士莪同志,就要像他一样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篇章。

学习杨士莪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勇攀科技高峰。杨士莪同志带领团队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70年至1980年,杨士莪同志领导研制完成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五号”海上落点水声定位系统,为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填补了深海水声传播研究和深海水声设备的空白,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提供了宝贵经验。1994年,杨士莪同志作为考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完成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迈出了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走向深海的第一步。他常说:“真正尖端的技术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学习杨士莪同志,就要像他一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学习杨士莪同志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矢志求是创新。杨士莪同志始终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治学和育人理念,总是走在中国水声科研教学的最前列,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和促进我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杨士莪同志始终默默坚守在海试一线,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基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坚持亲自参加科研项目,每项工作都亲自过问、现场解决,带领团队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牢牢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杨士莪同志作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推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以及《水声传播原理》等课程和教材,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水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杨士莪同志,就要像他一样严谨治学、潜心研究,不务虚功、干在实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学习杨士莪同志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倾心育人育才。杨士莪同志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年过90仍坚持为学生授课,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讲课从不坐着,被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他教导学生“爱祖国、爱土地、爱人民,永远跟着时代前进,只要是国家和人民需要,都是值得做的。”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从教70余载,培养了一批能够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我国水声领域多位院士都曾受教于他,国内大批水声行业专家都是由他的团队培养的。杨士莪同志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出资设立助学基金支持家乡教育和母校重庆南开中学发展,捐赠“水声教育基金”致力于水声专业人才培养。学习杨士莪同志,就要像他一样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一大批像杨士莪同志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学者、好老师。

各地各单位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杨士莪同志先进典型事迹,传承弘扬优良传统,践行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勇毅前行,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

                                                                                                                                 科技部

                                                                                                                           2024年9月27日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