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报道全文:
他说,他这辈子最喜欢听海的声音。
每逢新生报到,他都会激情澎湃地嘱咐青年学子们:“一定要牢记,我们中国有幅员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你们去爱护它、守护它、保护它!”
70多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杨士莪奉调哈军工任教,此后便扎根黑土地,倾情于祖国的水声科研和教学事业,殚精竭虑、初衷不改。
作为中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凭借敢为人先的钻研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水声科技全面开花。
“最大的爱国”
“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
杨士莪的童年,正逢战乱,“动荡奔波”和“走哪学哪”是他对童年生活的最深印象。杨士莪在躲避战火的岁月中练就了如“莪”般顽强不屈的性格,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
水声学是研究水下声学特性的学科,对海洋开发和国防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填补“水声学”科技领域空白,上世纪50年代,国家采取“紧急措施”促进水声学发展,在高等学校设置相应的新专业,培养水声领域青年人才。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的杨士莪来到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半路改行,从此与水声事业结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改行后,杨士莪不仅要在新的专业领域一点一滴地学起,赴国外学习时还要克服专业语言的障碍,在那里他拓宽了眼界,也坚定了要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回到学校后,杨士莪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在他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专业诞生了。
杨士莪早年烙印于心的家国情怀,使他把民族的崛起看作是个人幸福的基础。在他看来,坚守住这个领域,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就是“最大的爱国”。
哈军工纪念馆中,至今留存着杨士莪院士用日、德、英、俄4种文字记录的笔记。字迹工整、重点突出的笔记背后,是一代代哈工程人“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
留住“种子队伍”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面临经济困难,水声专业的发展进入蛰伏期。
哈军工水声工程系水声专业每年有20余名毕业生。杨士莪和同事们将这些学生作为宝贵的“水声种子”悉心培育。
已成长为哈军工水声专业学术带头人的杨士莪始终坚定地认为,水声学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他所带的这支队伍就是驰骋在战场上的“国家队”,因此,所有的坚守和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士莪面对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始终相信我们有再‘上场’的时候,即便作为种子队伍,也一定要留住。”
当时,哈军工水声教研室内部关于科研方向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教研室展开的讨论中,水声设备专业一位教员说:“既然我们的专业是搞水声设备,而水声设备中最主要的是声呐,那我们应该将‘大型声呐系统的设计研究作为主要科研方向。‘抓大放小’,使有限的精力和物质保障条件都用在刀刃上,才更容易出成果。”持此观点的教员为数不少。
而杨士莪等另一些教员却不这样认为。杨士莪说:“一方面,国内专门的研究所对于大型声呐的研究设计更有优势,在现在的科研形势下,如果不是这样大型声呐的任务我们就不干的话,时间久了,专业队伍可能就逐渐萎缩,还谈何保护好我们的种子队伍?另一方面,从拓宽专业面的角度讲,我们要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项目,就要去做。这样,我们的学科才能越做越宽。”
杨士莪的话,让许多教员陷入了思考,并初步统一了大家的想法——这支队伍的科研工作不能仅是“抓大放小”,而要敢于“面面俱到”,擅长“各个击破”。
选对了路,便不惧其远。
数年后,一批批“水声种子”纷纷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撑起了水声研究的一片新天地。多年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发展为国内水声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翘楚”。1981年,该学科点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第一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为我国水声领域的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走的旗帜”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杨士莪院士对党和国家最深情的表白。
2021年,作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杨士莪院士在哈工程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心潮澎湃地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他犹如一面许党报国“行走的旗帜”,全场师生为他身上体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所动容。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杨士莪常常谈起青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他的一生也致力于水声专业的人才培养。
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朴胜春说,杨老师上课时的认真劲儿令人敬佩不已,他研一时修的“水声传播原理”课程,是杨士莪的主要研究领域。当年,这一方向的研究生只有朴胜春自己,课堂上往往只有他们师生两个人。
“即便如此,每堂课上,杨老师都是工工整整地写板书,常常写满好几个黑板,一丝不苟。那是我上得最累的课之一,一点儿不敢偷懒,因为每次杨老师都会提前到教室,在那里等着我去上课。”朴胜春的言语间对杨士莪充满敬意。
杨士莪院士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对知识、科学的追求和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是他一生前进的不竭动力。70岁时,他学会打字,自己打论文;85岁时,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自己验证新的算法。他始终葆有思想的活跃和启发创造性思维,让他的年轻学生们常常感到望尘莫及。92岁,他坚持给研究生改作业;时常不厌其烦地推演着几页纸的科学公式;时常不听劝阻亲临海上实验现场……
从学习物理到报名参军、再到海道测量,70余载春秋,杨士莪在一次次国家的“急需”中,迎接了一个个新的挑战,将自己深深融入国家的水声科研和教学事业。他如“莪”一般,毕生工作在水边,生命不止,壮心不已……
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pc/layout/202409/23/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