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高龄,站了一个小时,讲了一个小时,“只要是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开讲本科生第一课。他潜心科研的经历和对新生的殷切勉励,让学生和网友心生敬仰。
90多岁的人还能坚持为学生讲课,而且从来都是“一站到底”,杨士莪院士为新生开讲第一课,不仅教给了学生专业知识,更是在引导学生做人。他主讲的“振动与声学基础”是国内最早开设的水声工程特色专业基础课,是新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课堂上,他以自身科研经历为鲜活的实践教材,以“一站到底”的师者风范,为学生打开了水声世界的大门,点燃了他们的科研梦想,也以其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起了一面行走的“旗帜”。
这样的“第一课”,杨士莪院士已经讲了60多年。近年来,这样的“第一课”,浙江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高龄院士也同样开讲给新生。一位位高龄院士走上讲台,让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面对面感受院士风范、聆听家国故事、感悟科研精神,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承和科学精神的延续,也是一种守正创新的直观体现,对莘莘学子即将开启的求学之路具有启迪意义和指引价值。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杨士莪院士为新生开讲第一课,赢得网友纷纷点赞“师者典范”。无独有偶,近日南开大学某教授幽默、谦卑、率真的自我介绍,也备受网友关注和好评。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和“自嘲式”简历如同一股清流,启示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对话方式,真正激发学生们的学术兴趣、科研兴趣,并转化在他们的日常实践中。
行走的“旗帜”可学可做。正如杨士莪院士所说,“人退休了,但为国家作贡献的脚步不能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院士、名师,在教书育人中,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