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军工自创立以来的第62期学员,我心中的哈军工精神是“爱国奉献,勤学笃行”。
犹记得刚入学的那个下午,我随着人群走过“受命”群雕,跨过纪念馆的转角,在一个小房子前有着几张毕业照,其中有一位颇有些俊俏的男子,透过镜片可以看到他军人的刚毅的眼神,他的眼里散发出一股不一样的光亮。我眯起眼睛,透过人群端详,却依旧不明白那种光亮的来源。
原以为只是惊鸿一瞥,但令我惊讶的是,在随后辅导员组织观看的《揭秘哈军工》中,我又一次邂逅了那名俊俏男子,他的事迹让我难以忘怀。风云激荡,中央领导临危点将;赤子丹心,军工先辈负重前行。在一声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口号中,他被部队保送至哈军工读书,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一度怀疑自己“上错车了”,在第一次考试中一共得了7分。面临着被退学的危险,他自己也想过放弃,但是在陈赓院长的鼓励下,他将时间看作“战机”,将自习室看作“战地”,咬牙坚持,凭借“人在阵地在”的拼命劲头攻克文化堡垒。
凭借着这种近乎决绝地拼搏势头,他终于在第四学期考试所有功课都得了满分。作为一个“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坚强战士,他像消灭敌人一样战胜难题,做到“文体两开花”,让前来教学的苏联顾问啧啧称奇。
这个人就是谭国玉,在访谈中,我注意到已然年迈的他,在提到祖国时,眼中再一次映射出那种不一样的光亮,或许我们这代人不一定能理解老一辈“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牺牲一切”的精神,但我相信他们对土地的眷恋,便已经如呼吸一般成为他最真切的本能。
在历代军工学员的合影里,我又看到了无数那种饱含沧桑,却又散发出一种不一样光亮的眼睛。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这是那一代的眼睛,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把自己深深嵌入到这个国家建设的年轮里中。
时至今日,军工前辈眼中那不一样的光亮,已经倒映在了我们这代工程学子的眼内。在对“学习之星“茅伟博学长的采访中,我似乎在他的身上寻到了谭国玉的影子,都是一样的砥志研思,都是一样的胸怀家国。茅伟博在大一上学期坚定了“要填补国家理论物理方向上的空白,要为国家闯出一片天”的志向后,便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规划。四年间,他不但在数学专业蝉联第一,同时自学了理论物理本科的所有知识,得到了中科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认可。
我见过他的时间规划笔记,内容之详尽,记录之认真,把握之深刻深深震撼了我,他甚至对自己喝水的时间都做了规划,真正做到了“不餍饫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茅伟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专心致志做学问。我相信,敦促他分秒必争的力量不仅仅是”曾许人间第一流“的豪情壮志,更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拳拳爱国情。
创新劈波行,文化聚人心。惟传承者进,惟创新者强。60多年来,军工精神一直都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更是团结创新的榜样。我曾经认真思考过,前辈们眼中的光——这份传承延续究竟是什么,它需要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解决问题;需要能够艰苦朴素的实干巧干;需要能够迎难而上的开拓创新。这就是对他们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拳拳爱国心的真实写照。“斯人虽已逝,精神永流传”,传承之所以得到延续,不是靠嘴上高喊口号,而是这种无形无质的东西在一辈辈哈军工人的言行中落地生根。曾经哈军工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代代先辈们挺直腰杆咬着牙,扛下一路的风风雨雨,“哈军工”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犹如一座灯塔,鼓舞人心,指引航向。
当前,祖国依然面临重重困难,外有俄乌战争、美国打压;内有疫情反弹、经济承压。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哈尔滨也因疫情而“冻结“,工程大学实行封校,转为线上教学。但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时代变迁,那种不一样的光亮依旧在工程人眼眸中闪耀。一批批工程学子奔赴抗疫一线,大家苦中作乐,高奏凯歌。军工精神不是口号,它必将引领我们坚定信念,坚决控制疫情,突破技术封锁,把一个个困难踩在脚下,乘风而起,踏浪而行!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越是身陷险境,越要传承“军工精神”,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传承革命传统,弘扬英烈精神,接续奋斗、勇往直前,这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当下必须肩负起的责任。